《生物工程学报》2022年“多组学前沿技术”专刊征稿通知
  • 分享:
  • 0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们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对食品药品和慢性病的高水平管理等需求问题愈来愈突出。因此,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及保障身体健康,就必须建立系统而高效率的药物研发、精准诊疗及生物合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即多组学技术。该技术是当前解决生物医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科研及转化需求的有效手段和强大工具。

多组学(Multi-omics)是研究生物系统中多种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糖组学等。DNARNA、蛋白质(酶)、代谢物等物质共同影响生命系统的表型和性状等。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质谱技术、生物信息学软件及数据库的发展,组学(Omics)研究不断深入,并在基础研究、分子育种、临床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要研究生命体的表型和功能,以及生命体和环境的关系,仅从单一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出发,或者说仅仅以单一的DNARNA、蛋白质(酶)或代谢物等为研究对象,远不能解析生命体的功能、探索疾病机理及实现药物开发,从而不能从根本上高效率地解决在食品、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问题,必须采用多组学整合分析的方法,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及糖组学等不同维度进行关联分析,相互验证,相互校正,从而从系统生物学角度解释生命体功能,实现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研和成果转化。

多组学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前沿热点技术。我国在基因组、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及糖组学等多组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为了集中展现本领域科研工作者取得的最新进展及成果,促进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进步,《生物工程学报》特邀杨福全研究员和罗元明研究员担任专刊主编,组织出版多组学前沿技术专刊。诚挚地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本专刊撰稿,相信您的论文定会对本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专刊主题:多组学前沿技术

特邀主编:杨福全研究员、罗元明研究员

出版刊期:202210

 

1.       征稿范围

多组学前沿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包括:疾病机理研究、药物筛选、生物标志物发现、多组学技术开发及合成生物学领域工程菌株改造等),研究论文或综述评论均可,字数不限。

2.       投稿要求

u  投稿方式:全文投稿请通过《生物工程学报》投稿系统在线投稿,详见主页http://journals.im.ac.cn/cjbcn/home/投稿指南。

u  稿件格式:参照《生物工程学报》论文格式,详见主页/下载专区/《生物工程学报》中文写作模板.doc。请在文后附上通讯作者的个人简介(包括职称、职务、主要成果及社会兼职等,200字左右)及近期清晰彩照(2寸),届时放在约稿文章中刊出。

u  投稿文章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过,也不在其他刊物或会议的审稿过程中,不存在一稿多投现象;应保证投稿文章的合法性(无抄袭、剽窃、侵权、违反伦理道德等不良行为)

u  注意事项:投稿时,拟投栏目请选择“2022多组学前沿技术专刊”,或请在稿件标题注明2022多组学前沿技术专刊字样。

3.       本专刊几个关键时间

u  截稿日期:2022625

u  出版日期:20221025

 

4.       特别说明

u  本专刊不是增刊,而是在《生物工程学报》正刊上刊出。

u  本专刊的投稿文章免收审理费,稿件录用后按照《生物工程学报》相关规定收取版面费,文章发表后编辑部将支付作者稿酬,同时赠送2本样刊。

 

5.       联系我们

电话:010-64807509

E-mail: cjb@im.ac.cn

网址:http://journals.im.ac.cn/cjbcn/home

编辑:郝丽芳  陈宏宇

 

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

期待您不吝赐稿!

 

《生物工程学报》编辑部

2022-3-8

 

 

 

 

 

关于本刊

《生物工程学报》(1985年创刊,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重点报道生物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栏目有:综述、工业生物技术、合成生物技术、环境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等。《生物工程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信所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入选期刊。本刊已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PubMed)、荷兰ElsevierScopus、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俄罗斯文摘AJ、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CABI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卷)CSA(NS)、波兰哥白尼索引IC、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等国内外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生物工程学报》曾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12)、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42017)、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排行榜三等奖(2015−2018)等荣誉,并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学术质量提升项目(2015−2017)、中国科协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设计划“学术创新引领项目”(2018)、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20192023年)资助。

 

发布日期:2022-03-08浏览次数: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3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