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甲醇流加策略对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水蛭素的影响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考察了不同甲醇流加策略对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水蛭素的影响。溶氧控制法不能有效地防止甲醇的过量流加。气相色谱离线检测法虽然防止了甲醇流加过量,但甲醇浓度的波动较大。利用甲醇传感器在线检测控制甲醇的流加可维持较恒定的甲醇浓度。在流加甲醇的同时,以限制性速率流加甘油可以增加表达期间的能量供应,提高产物的表达量。经优化后,采用甲醇甘油混合流加时细胞干重达到162g/L,水蛭素活性达到24×104ATU/mL,即1.7 g/L。 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周祥山 范卫民 张元兴. 不同甲醇流加策略对重组毕赤酵母高密度发酵生产水蛭素的影响[J].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18(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258
  • 下载次数: 4402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6019321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