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碱性磷酸酶突变体耐热性变化机理研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20]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从耐热碱性磷酸酶(TAP)200多个随机突变体的克隆库中选出耐热性明显下降的4株突变体,进行全序列及表达产物的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测定和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模拟,分析突变位点、高级结构和耐热性表现三者的关系,探讨引起耐热性变化的机理。结构模拟显示所有突变位点都仅能引起细微的、局部的结构变化,除T320→I外都未直接触及酶的活性中心;结构上的细微改变虽然对最适反应温度影响不明显,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降低了10℃左右;T320→I靠近酶的活性中心,尽管未能引起结构的较大变化,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同时显著降低。可见,多数点突变对高级结构的影响都不剧烈,但对耐热性尤其是最高耐受温度的影响却比较明显,一般地,在非活性区的突变通常只能引起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靠近活性区的突变则能同时引起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郁锋 许晓风 金詟. 耐热碱性磷酸酶突变体耐热性变化机理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 2003, 19(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238
  • 下载次数: 2441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5990714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