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与恶性疟原虫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对恒河猴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使用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CTB)与恶性疟原虫抗原表位融合蛋白(AWTE)免疫恒河猴,研究其免疫应答并观察对食蟹疟原虫攻击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0,14,28天分别通过鼻腔和肌肉注射免疫恒河猴,第3次免疫后2周,抗CTB抗体平均滴度可达1∶512(鼻腔免疫)和1∶10000(肌肉免疫);肌肉免疫后抗疟原虫抗体滴度也显著高于鼻腔免疫组。用125×108个食蟹疟子孢子攻击,对照组5只恒河猴在攻击后10~14d全部感染,其中1只在攻击后21d死亡,另4只重度感染,感染持续30d以上。鼻腔免疫组的5只动物均在攻击20d后出现原虫,其中3只轻度感染,感染持续4d后即恢复,其余2只感染持续36d以上。肌肉注射组3只未受感染,其余2只在攻击后19d后轻度感染,感染4d后即完全恢复。以上结果表明,使用霍乱毒素B亚基为载体蛋白构建的重组疟疾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对食蟹疟攻击具有良好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李平 钟辉 石成华 李杰之 张艳红 李楚芳 时运林 马清钧 曹诚. 重组霍乱毒素B亚基与恶性疟原虫多抗原表位融合蛋白对恒河猴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 2004, 20(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538
  • 下载次数: 2552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6205426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