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型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在MSB培养基(MS无机盐,B 5有机成份附加2mg/L 2.4-D)中继代一年的87-l籼型花粉愈伤组织和由籼型水稻株系81-3在改良的RY一2培养基中继代半年的悬浮培养物游离原生质体,分别在RY 2和KPR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或琼脂糖包埋培养,并在琼脂糖包埋培养时饲喂以粳型广亲和材料02428的悬浮培养细胞或除去}王胞的调渗悬浮液。原生质体植板率达8.7%-12.5%。将3—4周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台o.5mg/L 2.4-D的N6固体培养基上增殖,待愈伤组织长到直径达2—3mm大小时,分别或串换使用三种不同激素水平的分化培养基,最终由籼型株系81-3的原生质体再生了植株,而87-1籼型花粉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只再生了愈伤组织。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杨剑波 吴家道 卫志明 许智宏. 籼型水稻原生质体再生植株[J]. 生物工程学报, 1992, 8(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601
  • 下载次数: 1894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5996928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