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缬氨酸发酵供氧与补料过程控制的研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高产缬氨酸的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突变株125菌株,在2.6L自控发酵罐上分批培养结果表明,当发酵中后期DO为零时,产酸量较多。也可用kL。值为指标来调节过程的供氧强度,Kla=90.75h-1时,产酸量最高。同时比较了恒速连续补加葡萄糖液,当F=3.75g/b时,产酸较高。由此获得了该菌株L一缅氨酸发酵的低供氧与恒速补糖的控制模式。总糖量为16.85%的发酵,可使产酸量达38.2g/L,转化率为22.67%。本文对有关试验结果,进行了发酵动力学的分析和讨论。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屈明波 龚建华 黄和容. L-缬氨酸发酵供氧与补料过程控制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 1992, 8(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534
  • 下载次数: 2124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