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17(4).
摘要:在过去20余年里,植物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多种转基因植物的建成,并已在一些国家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另一方面的进展是合成有医疗价值的多肽、蛋白质、包括抗体、抗体表位、复杂蛋白质等。这里主要介绍转基因植物生产的医疗用多肽、蛋白质,特别是作为口服疫苗在动物和临床试验的成功,预示这种新的用药途径将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健康起到重大作用。由于转基因口服疫苗不需通过常规发酵反应器,仅仅依赖于农业,因此有人提出“分子农业”一词,以显示其优越性。
2001, 17(4).
摘要:ENU诱导点突变正在成为一种大规模基因功能研究的有效手段。这里介绍了ENU诱变的机制、影响诱变效率的因素、ENU诱变的策略、表型的筛选、点突变的鉴定以及相关的研究和取得的一些最新进展。
2001, 17(4).
摘要:从基因工程在甘蔗上的应用潜能、甘蔗遗传转化的方法及其成效、启动子及选择标记对基因表达和转化体筛选的效应、基因工程甘蔗的成就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2001, 17(4).
摘要: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可以实时、原位地测定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无需任何标记,可以连续监测吸附和解离过程,并可以进行多组分复合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SPR技术在DNA的复制和转录、DNA的修复、核酸与药物的作用以及肽库和抗体库的筛选等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显示了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2001, 17(4).
摘要: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业已克隆的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导入重要的粳型杂交稻恢复系“C418”。PCR和抗性分析表明单拷贝整合的Xa21在T1代的分离比为3∶1。在T2代通过PCR和抗性分析选择了Xa21纯合的转基因株系“C41-Xa21”。将选择的转基因纯合系“C418-Xa21”与常用的雄性不育系“屉锦A”杂交,产生了带有转基因Xa21的杂交稻“屉优41-Xa21”(简称转基因杂交稻)。分子分析表明转基因Xa21在杂交稻“屉优418-Xa21”中能稳定遗传;抗性分析表明转基因恢复系“C418-Xa21”和转基因杂交稻“屉优418-Xa21”对白叶枯病具有高度的广谱抗性,并保持了受体对照的优良农艺性状。另外我们还发现转基因杂交稻“屉优418-Xa21”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水平高于转基因恢复系“C418-Xa21”,这可能是遗传背景的差异所致。抗白叶枯病转基因粳型恢复系和杂交稻的育成将有益于杂交稻在我国北方稻区的推广。
2001, 17(4).
摘要:从北京正常人乳腺组织中提取总RNA,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人乳铁蛋白(hLF)的cDNA,将其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的hLF cDNA序列全长为2136bp,其DNA序列与GenBank中另外5个hLF cDNA序列相比,有2个碱基与这5个序列不同:1740位这5个序列是G,本文序列是C;1756位这5个序列是T,本文序列是C。其中1740位碱基的变化导致了第580位氨基酸由Glu变为Asp。
2001, 17(4).
摘要:新生血管大量形成在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介导肿瘤血管生成的最主要因素。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得到VEGF受体KDR胞外区cDNA片段。将获得的受体基因克隆到AAV基因治疗载体pSNAV中,得到重组质粒pSNAV/KDR。重组质粒转染BHK细胞,加入辅助病毒后,获得了表达目的蛋白的重组AAV。重组病毒表达的KDR在体外实验中具有与VEGF结合的活性。在体内实验中,重组AAV感染的黑色素瘤细胞在小鼠中形成肿瘤的血管化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2001, 17(4).
摘要:以中国人的淋巴组织为材料抽提总RNA,用RTPCR的方法扩增了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的成熟肽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我们克隆的SLC基因与文献报道的仅有一个核苷酸的差异,且并不影响氨基酸的编码。将SLC的cDNA插入含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SLC,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表达菌株。表达菌株经1mmol/L IPTG诱导表达3~5h后,超声破菌,离心后将上清进行SDS-PAGE,可以看到在18kD左右处有明显的表达条带。用Ni2+亲和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纯度达到90%以上。
2001, 17(4).
摘要:克隆了Hela细胞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的cDNA序列,该序列与国外发表的cDNA完全一致。将此cDNA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1a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表达的重组菌株pET21a-MGMT-%E.coli BL21 (DE3),经IPTG诱导后产生分子量为24kD的蛋白质。烷化类诱变剂致死突变实验表明,MGMT蛋白的表达能修复受体菌DNA分子因烷化类诱变剂导致的突变。
周亚凤 张先恩 刘虹 张成刚 Anthony E G Cass
2001, 17(4).
摘要:将黑曲霉葡萄糖氧化酶(GOD)基因重组进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Ppic9,转化甲基营养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构建出GOD的高产酵母工程菌株。在酵母αFactor及AOX1基因启动子和终止信号的调控下,黑曲霉GOD在甲基酵母中大量表达并分泌至胞外,经甲醇诱导3~4d,发酵液中的GOD活力可达30~40u/mL。SDS-PAGE证实GOD在培养物上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杂蛋白,约占胞外蛋白总量的60%~70%,经Q SepharoseTMFast Flow离子交换柱一步纯化即达电泳纯。重组酵母GOD比活达426.63u/mg蛋白,是商品黑曲霉GOD的1.6倍。动力学性质分析表明,重组酵母GOD的Km和Kcat分别为38.25mmol/L和3492.66s-1,与商品黑曲霉GOD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重组酵母GOD的高活力特性可有效提高葡萄糖传感器的线性检测范围。
2001, 17(4).
摘要:在获得单一锌指突变体的基础上,以小鼠转录因子Zif268的三锌指DNA结合区为模板,利用重叠(Over-lap)PCR技术,获得了关键氨基酸位点同时突变的三锌指突变体ZF123、2ZF123。ZF123、2ZF123分别克隆进pUC-18质粒,序列测定正确后,以pGEX-2T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JM109中实现了功能性的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达出了分子量34.0kD的融合蛋白,扫描分析其含量在20%左右。菌体经超声波破碎后,对可溶性融合蛋白进行了纯化得到了游离的目的蛋白,为进一步的DNA结合特性分析、杂交转录因子的构建等奠定了基础。
2001, 17(4).
摘要:将编码正常人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1基因的cDNA克隆至酿酒酵母的分泌表达载体pVT102U/α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VT102U/α-SP-A1,转化酵母宿主菌S-78,通过改变培养基的pH值水平,经摇瓶培养,SDS-PAGE结果显示,培养上清中SP-A1表达量达400mg/L以上,表达产物分子量为62kD和32kD。分别以二聚体和单体形式出现。ELISA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表达产物能被抗体特异性识别。生物学活性检测证实其具有调理肺巨噬细胞吞噬E.coli的功能。
2001, 17(4).
摘要:在内循环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中,分别研究了螺旋藻细胞在批式和连续培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可较好地描述批式培养时细胞和碳源底物浓度与培养时间的关系;批式培养时最大细胞生长速率为0371g/d/L,细胞对碳的得率系数为3.439g/gC;连续培养时随着稀释率的增大,细胞和底物浓度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连续培养时最大细胞产率为0.362g/L/d,最佳稀释率为0.45/d,细胞对碳的得率系数为2.050g/gC;所提出的连续培养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实验数据。
2001, 17(4).
摘要:对栝楼的快速繁殖、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不同培养体系中天花粉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栝楼茎切段的腋芽和顶芽在MS+0.5、1.0mg/L 6-BA培养基上可以快速繁殖;组织培养苗的叶片切块在MS+4.0mg/L 6-BA +0.2mg/L IAA的培养基上可形成愈伤组织,该愈伤组织在30d后再分化为绿苗,绿苗分化率为0.25苗/外植体;绿苗转移至MS+0.1mg/L NAA的培养基可100%生根;生根苗移栽至土壤中100%成活;移栽成活的栝楼在30d后长出小块根,并检测到天花粉蛋白的表达。
2001, 17(4).
摘要:将多肽抗生素apidaecin基因与病程相关蛋白的信号肽序列融合,构建了apidaecin的分泌型植物表达载体、apidaecin与另一多肽抗生素Shiva\|I的双价分泌型植物表达载体,以本实验室原来构建的Shiva-I分泌型植物表达载体做对照,转化了模式植物烟草。对3种转基因植物进行了分子检测,转化再生苗95%为PCR阳性,Southern杂交结果进一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了烟草基因组中,RT-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可以在转基因烟草内正常转录。对T0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烟草野火病的抗病性实验,从3种转基因烟草中都得到了抗病植株,病情指数分析的初步结果显示,双价转基因烟草抗病性最好,apidaecin的次之,Shiva-I的最差。
2001, 17(4).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香蕉果实表达ACC氧化酶基因(ACO1)的序列,用改进的接头连接PCR法从香蕉基因组中扩增并克隆了此基因5′旁侧区1526bp的片段。其中包含一个推测的TATA盒序列;与已公布的两个香蕉ACC氧化酶基因启动子序列(分别为934bp和1451bp)的相似性各为97.3%(López-Gómez等)和88.8%(May和Kipp)。将4个含有不同大小启动子区的克隆片段与GUS基因编码区连接构建成嵌合基因,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入香蕉叶、根和果实的细胞后。瞬时表达结果表明不同大小的ACO1-启动子区段都只在果实细胞中指导GUS基因表达,证明该启动子具有指导基因在果实中表达的功能;并推测负责果实特异性的顺式元件可能位于启动子近端0.7kb区段之内,在468至822 的355bp区段内可能存在与正控制有关的顺式元件。
2001, 17(4).
摘要:应用医用吸附剂直接吸附血浆中的TNFα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方法。选用8种不同结构和性质的氨基酸修饰大孔吸附树脂NK-110,通过对TNFα吸附量的测定,吸附动力学曲线和吸附等温线的描述等方法,研究了经修饰后大孔吸附树脂对血浆中TNFα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1.半胱氨酸修饰的NK110对TNFα的吸附量高,静态吸附120min时达7683.80u/mL。2.其吸附动力学曲线表明,经半胱氨酸修饰后,相同时间内吸附量更高,且二者吸附量有差别(P<0.01)。3.由吸附等温线可见NK-110对血浆中TNFα的吸附量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其吸附率随之呈降低趋势。经半胱氨酸修饰后,其吸附量随着TNFα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吸附率基本不变。
2001, 17(4).
摘要:在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研究了在指数生长期的末期加入真菌诱导子(尖孢镰刀菌的胞壁组分粗提物)对细胞态势及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诱导子能在短期内激发细胞的防御性应答反应而产生氧迸发,细胞的氧化还原态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培养基发生碱化现象,表征酶含量的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SOD、POD、CAT的活力出现波动性变化,并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同时,南方红豆杉悬浮培养体系中产次生代谢途径中重要的酶PAL的活力得到提高,紫杉醇的合成被加强,产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达到了对照组的5倍左右。
2001, 17(4).
摘要:研究生物可降解塑料PHB(Poly β-hydroxy butyrate)生产的低成本和高产率发酵。采用廉价碳源——废食品糕点作为原料,其中同时具有葡萄糖和乳酸。培养是在同一5L发酵罐中先后接入2种细菌,先由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消耗葡萄糖产生乳酸,再由真养产碱菌Ralstonia eutrophus消耗乳酸产生PHB。本文应用混沌控制理论设计溶氧振荡来协调混生菌矛盾的生理需求,同时改变振荡节律激励细胞的代谢能。考虑真养产碱菌在乳酸里的代谢,有异养和真养两种途径,其中两种重要代谢通量,生物氧化能ATP和还原能NADPH,能够反映混生菌细胞的生理状态,二者都与供氧密切有关。实验通过取样进行细胞破碎后,由荧光分析仪监测不同发酵阶段的ATP和NADPH,发现2种代谢能随着溶氧控制的不同节律变化而起伏,溶氧节律振荡能够使混合培养的PHB的浓度比常规供氧方法提高1倍。
2001, 17(4).
摘要: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引入人神经营养因子-3(hNT-3),构建成重组质粒pLXSN-NT3,转染包装细胞PA317后经G418筛选得到几个稳定产毒的细胞克隆。测定这几个克隆的病毒滴度,最高达到1.60×105,且产毒细胞株不产生复制型病毒。PCR和大乳鼠背根神经节活性检测证明hNT-3已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并能稳定表达。
2001, 17(4).
摘要:
2001, 17(4).
摘要:
2001, 17(4).
摘要:
2001, 17(4).
摘要:
2001, 17(4).
摘要: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