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第19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从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谈到植物缺氧与转基因作物

      2003, 19(4).

      摘要 (1010) HTML (0) PDF 0.00 Byte (2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扼要介绍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在多种微生物的表达、调节和生理功能,特别是在生物工程方面可能的应用。但最值得重视的是这一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及其生理效应,它为我们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植物是否缺氧,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很可能是构建转基因作物的重要元件。

    • 载脂蛋白A-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2003, 19(4).

      摘要 (1358) HTML (0) PDF 0.00 Byte (3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载脂蛋白A-是HDL最主要的结构成分,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的主要激活剂。它决定了HDL的代谢和在血浆中的浓度。实验已经证明,载脂蛋白A-Ⅰ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功能。在这里阐述了载脂蛋白A-Ⅰ的结构和制备;载脂蛋白A-Ⅰ和HDL的关系以及它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作用和可能的机理: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抗氧化作用和调节炎症反应。

    • 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膜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2003, 19(4).

      摘要 (2198) HTML (0) PDF 0.00 Byte (32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反转录PCR获得了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N)和膜蛋白(M)基因,其序列分析结果与加拿大多伦多株完全一致。将M基因和N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2b和pBV222上,并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及可溶形式获得高效表达。通过离子交换、金属螯合层析纯化获得电泳纯制品。所获得的核衣壳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抗SARS抗体检测及亚单位疫苗研究。

    • cry3Aa启动子的aiiA基因在苏云金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2003, 19(4).

      摘要 (1118) HTML (0) PDF 0.00 Byte (26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N-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s),是一类数量感知(Quorum-sensing)系统中的信号分子,它参与诱导调控许多植物病原菌致病基因的表达。苏云金芽胞杆菌的AiiA蛋白能降解这类AHLs分子,进而可减弱病原菌致病基因表达产生的病害。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3Aa的启动子是一种不依赖芽胞形成的启动子,它相对于其它cry类基因的启动子有启动基因转录时间早,转录时间长的优点。通过重叠延伸PCR,用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3Aa启动子替换编码AiiA蛋白的基因aiiA自身的启动子,构建了融合基因pro3A-aiiA。将融合基因装入穿梭载体pHT304的BamHI/SphI位点,得到重组质粒pBMB686并转化苏云金芽胞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MB171,重组菌株BMB686的AiiA蛋白表达量在各个生长时期均高于对照菌株,对AHLs分子的降解活性和对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感染马铃薯产生病害的抑制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菌株。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试验

      2003, 19(4).

      摘要 (1545) HTML (0) PDF 0.00 Byte (32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13565)中克隆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的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与报道完全一致。构建了表达载体pETSEA并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rSEA)在37℃诱导时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降低温度则出现可溶表达,可溶性rSEA占总rSEA的55%。可溶性rSEA经Ni2+亲和层析纯化,达电泳纯。通过同源模建对rSEA对SEA进行结构比较,结果表明尽管rSEA比野生型SEA多了9个氨基酸但其结构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单核细胞增殖试验进一步证明了该结论:将rSEA与SEA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同培养,两者均能有效地促进其增殖。将rSEA与体内激活的脾细胞共培养,则能增强脾细胞的体外抑瘤活性。

    • 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7997中噬菌体基因转移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

      2003, 19(4).

      摘要 (1429) HTML (0) PDF 0.00 Byte (27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7997产生的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GA)属安莎类抗生素, 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本文应用链霉菌温和噬菌体C31衍生的KC515载体,在吸水链霉菌S.hygroscopicus 17997中建立并优化了S. hygroscopicus 17997的基因转染体系。利用所建立的基因转染体系,以基因阻断技术从S. hygroscopicus 17997基因文库含有多组PKS基因柯斯质粒中,鉴定了与GA PKS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柯斯质粒,该工作为GA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 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BAC-TO-BAC外源基因表达系统的建立

      2003, 19(4).

      摘要 (1686) HTML (0) PDF 0.00 Byte (2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直接克隆法将miniF-lacZ-attFn7-kan 片段插入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exigua multi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 SeMNPV)〖JP〗美国分离株(SeUS1)基因组的多角体蛋白基因框内,miniF是大肠杆菌F因子复制子,携带miniF的重组病毒能够在大肠杆菌中低拷贝稳定复制,称为bacmid。由于SeUS1由不同的SeMNPV基因型组成,每个bacmid携带了一种病毒基因型,所有bacmid构成了SeUS1分离株的BAC文库。REN对111个bacmid分析表明,SeUS1分离株中除了包含具有完整SeMNPV遗传信息的基因型外,还包括不同类型的缺失基因型。将具有完整SeMNPV基因组的基因型SeBAC10转染昆虫细胞,可产生子代病毒,故SeBAC10是一种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均能复制的穿梭质粒。因为SeBAC10中多角体蛋白基因(Seph)被插入失活,将Seph作为报告基因通过位点特异性重组方式插入位于LacZ框内转座子Tn7的附着靶位点attTn7,得到重组SeBAC10 (即SeBAC10ph)转染甜菜夜蛾培养细胞Se301后,细胞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核中出现多角体,证明SeMNPV BAC-TO-BAC外源基因表达载体系统构建成功。

    • 稻瘟病菌T-DNA插入方法优化及其突变体分析

      2003, 19(4).

      摘要 (1570) HTML (0) PDF 0.00 Byte (3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稻瘟病菌获得T-DNA插入突变的条件,包括选择转化子的潮霉素B用量,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和羧苄青霉素的配比,不同转化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转化1×106个孢子平均可获得约500个左右的转化子,PCR和TAILPCR检测表明约85%转化子中含T-DNA插入。对1520个突变体进行形态变异观察,发现菌落颜色突变的有15个;随机取58个突变体进行比较,发现产孢量减少的4个,孢子萌发率降低的8个,附着胞形成率降低的9个;还获得对水稻品种C101LAC(Pi-1)和751127(Pi-9)致病的突变体,为进一步克隆相应的无毒基因奠定了基础。

    • 猪囊尾蚴磷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初步应用

      2003, 19(4).

      摘要 (1356) HTML (0) PDF 0.00 Byte (25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猪囊虫磷蛋白P2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分泌性表达载体pPIC9K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P2。经测序证明基因序列完全正确,从而大量制备重组质粒pPIC9K-P2,并用SalⅠ、BglⅡ 两种内切酶分别线性化,然后分别电转化毕赤酵母菌种GS115,采用G418抗性梯度筛选得到高拷贝重组菌株,利用MM和MD培养基鉴定重组菌株Mut表型,然后用甲醇进行诱导表达;并对表达产物通过SDS-PAGE、Westernblot和ELISA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菌株成功地分泌表达了分子量大小为12.6kD,表达量占分泌总蛋白的33%,且具有免疫反应活性的重组磷蛋白,从而解决了囊虫病诊断抗原来源问题并为研制新型猪囊虫疫苗奠定了基础。

    • 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2003, 19(4).

      摘要 (1311) HTML (0) PDF 0.00 Byte (3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Smad3基因剔除对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实验小鼠分为5组,每组有Smad3基因剔除小鼠(Smad3-/-)和其同窝孪生的野生型小鼠(Smad3+/+)各1只。小鼠的造血功能用14天形成的脾结节(CFUS14)、多系祖细胞(CFUGEMM)、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BFUE)测定及外周血象、骨髓象等实验血液学指标来确定。每组小鼠取尾血作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涂片作白细胞分类计数。将一侧股骨的骨髓冲出,制成单细胞悬液,计数其中有核细胞数,测定CFU-GM、BFU-E、CFU-GEMM值。将每只小鼠的4×104个骨髓有核细胞,经尾静脉注入3只8~10周经致死量射线照射的同系雌性小鼠体内,测定14天的CFUS。取一部分胸骨、肝脏、脾脏固定做病理切片,其余胸骨冲出骨髓,涂片作分类计数。结果Smad3-/-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Smad3+/+小鼠,红细胞数无显著差异。外周血白细胞分类结果也表明粒细胞显著增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无显著差异,CFU-GM显著增高,BFU-E 无显著差异,CFU-GEMM明显减少,CFU-S显著减少。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肝脾无显著差别。骨髓涂片分类表明粒系增多,粒系:红系比例增高。因此得出结论Smad3基因剔除使小鼠造血干祖细胞数目减少,而且干祖细胞分化异常,向粒系分化增多。Smad3基因对造血系统的作用与TGF-β的作用有相关性。

    • 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保守区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株的构建

      2003, 19(4).

      摘要 (1246) HTML (0) PDF 0.00 Byte (23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构建表达幽门螺杆菌(Hp)黏附素保守区(AB)的无抗性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疫苗,采用缺失腺苷酸环化酶基因(Δcya)、环腺苷酸受体蛋白基因(Δcrp)以及天冬氨酸β-半醛脱氢酶基因(Δasd)的鼠伤寒沙门菌(X4072)作为宿主,将编码AB的基因插入Asd+的组成型表达载体pYA248,通过两次转化引入宿主菌,构建了表达AB基因平衡致死的减毒鼠伤寒沙门重组菌X4072(pYA248-AB),采用桥联法ELISA测定X4072(pYA248-AB)培养上清液和裂解上清液中AB的抗原性,参照Meacock叙述的方法及重组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来确定重组菌株的稳定性,通过C57BL/6小鼠口服测定半致死量来确定重组菌的安全性。成功构建了表达AB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重组菌株S.typhimurium X4072(pYA248-AB),桥联法ELISA测定表明重组菌X4072(pYA248-AB)培养上清中AB的含量高于菌体裂解液,重组菌pYA248-AB在没有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培养100代,随机挑选的重组菌全部都能生长,且在ELISA测定AB抗原时均显阳性。重组菌的生长曲线测定表明,X4072(pYA248)和X4072(pYA248-AB)的生长状态基本一致;口服重组菌株X4072(pYA248-AB)1.0×1010cfu.30d后,C57BL/6存活率仍为100%。成功构建了表达AB的无抗性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疫苗X4072(pYA248-AB),体外实验表明重组质粒是稳定的,动物实验证明重组菌株是安全的;为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了口服活菌疫苗候选株。

    • 猪瘟病毒E2基因的定点突变、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

      2003, 19(4).

      摘要 (1184) HTML (0) PDF 0.00 Byte (30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重组PCR技术对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 然后将突变后的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质粒pET-28a(+)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ETE2。将pETE2转入受体菌BL21(DE3)plysS中,在IPTG的诱导下, 重组转化菌可高效表达目的基因, 表达量平均可达菌体蛋白总量的28%。免疫印迹和间接ELISA表明所表达的蛋白是CSFV特异性的。此重组蛋白免疫的家兔可抵抗猪瘟兔化弱毒的攻击。

    • 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的构建和表达

      2003, 19(4).

      摘要 (1625) HTML (0) PDF 0.00 Byte (3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和表达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并测定该微型双功能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采用PCR和overlap PCR方法构建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并用双脱氧终止法测定DNA序列;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该产物,并用Western blot和分子排阻层析鉴定纯化产物;采用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分析法鉴定纯化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已构建成功,表达可溶性产物的产量达2mg/L以上,纯化产物中二聚体的比例达90%,具有与Jurkat(CD3+)和K562/A02细胞(Pgp+)结合的活性,与抗CD3 ScFv及抗Pgp ScFv的亲合常数相当。成功地构建了抗CD3/抗Pgp微型双功能抗体,并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具有与相应二个靶抗原结合的活性。

    • 小鼠胎肝基质细胞体外扩增骨髓来源的LTC-IC

      2003, 19(4).

      摘要 (1443) HTML (0) PDF 0.00 Byte (2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质细胞是胎肝造血微环境的主要成分,参与造血干/祖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分化的调控。为了研究小鼠胎肝基质细胞在造血微环境中的功能,采用转染SV40大T抗原基因的方法建立了小鼠胚胎期第12.5天(Embryonic-day 12.5, E12.5d)胎肝基质细胞系A4、B3,并进一步鉴定基质细胞系的一般细胞生物学特性和造血支持功能。结果:A4、B3为细胞形态、生长行为以及表面分子表达不同细胞系,二者均可维持骨髓源长期培养启动细胞(Longterm cultureinitiating cell,LTC-IC)至少4周并且有不同程度的扩增LTC-IC能力,其中B3扩增LTC-IC的能力是A4的83倍。外源性细胞因子组合SCF+IL-3+IL6+Epo在本实验体系中不影响LTC-IC数量的维持和扩增。暗示E12.5d胎肝造血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功能是不同的,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用固定化弗劳地柠檬酸杆菌XP05从溶液中回收铂

      2003, 19(4).

      摘要 (1536) HTML (0) PDF 0.00 Byte (20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比较了5种固定弗劳地柠檬酸杆菌XP05菌体的方法,其中明胶海藻酸钠包埋法为固定菌体的最佳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XP05菌体较均匀地分布于包埋基质中。固定化XP05菌体吸附Pt4+受吸附时间、固定化菌体浓度、溶液的pH值和Pt4+起始浓度的影响。吸附作用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吸附Pt4+的最适pH值为1.5;在50~250 mg P4+/L范围内,吸附量与Pt4+起始浓度成线性关系,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在Pt4+起始浓度250 mg/L、固定化菌体2.0 g/L、pH 1.5和30℃条件下,振荡吸附60 min, 吸附量为35.3 mg/g。0.5 mol/L HCl能使吸附在固定化菌体上的Pt解吸98.7%。从废铂催化剂处理液回收铂的结果表明,在Pt4+起始浓度111.8 mg/L、固定化菌体4.0 g/L、pH 1.5和30℃条件下,振荡吸附60 min, 吸附量为20.9 mg/g。在填充床反应器中,在Pt4+起始浓度50 mg/L、流速1.2 ml/min、固定化菌体1.86 g的条件下,饱和吸附量达24.7 mg/g; 固定化XP05菌体经4次吸附解吸循环后吸附率仍达78%。

    • 抗IBDV独特型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其产物生物学特性测定

      2003, 19(4).

      摘要 (1383) HTML (0) PDF 0.00 Byte (2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纯化的抗IBDV IgG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融合,ELISA法检测筛选,经有限稀释法克隆3次,获得2株(5F4株,2B6株)分泌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能诱生Balb/c小鼠产生ELISA抗体效价分别为1∶12 800和1∶25 600的含抗IBDV独特型抗体的腹水。用此独特型抗体与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乳化制备成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接种SPF鸡和普通京白公鸡,然后用IBDV强毒株(SD株)2000 ELD50攻毒,SPF鸡免疫组50只,有5只发病、2只死亡;对照组10只全部发病,8只死亡。普通京白鸡免疫组30只,有7只发病, 1只死亡;对照组10只全部发病,6只死亡。经X2检验,SPF鸡X2=34.15,普通鸡X2=16.68,查X2值表得X2(1)0.01=6.63, SPF鸡X2和普通鸡X2均大于X2(1) 0.01P<0.01),由此表明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对易感日龄的SPF鸡和普通鸡均具有极其明显的保护作用。从而证实了抗IBDV独特型抗体疫苗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 表达血管生长抑制素的重组毕赤酵母在诱导阶段混合碳源的流加

      2003, 19(4).

      摘要 (1762) HTML (0) PDF 0.00 Byte (27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行高密度发酵并实现外源基因的高表达,在表型为MutS的重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人血管生长抑制素的诱导阶段,采用了甘油甲醇混合补料的培养方式。以溶氧水平作为甘油代谢指针来控制甘油限制性流加既可维持一定菌体生长,又不会发生发酵液中残余甘油及有害代谢产物(乙醇)阻遏蛋白表达。当表达阶段的菌体平均比生长速率控制于0.012h-1,菌体浓度达150 g/L,血管生长抑制素浓度最高达到108 mg/L,血管生长抑制素的平均比生产速率为0.02 mg/(g·h),菌体关于甘油的表观得率为0.69 g/g,菌体关于甲醇的表观得率为0.93g/g,较没有采用甘油限制性流加时都有所提高。

    • 元素衡算和代谢衡算在金色链霉菌培养过程的应用研究

      2003, 19(4).

      摘要 (1340) HTML (0) PDF 0.00 Byte (23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元素衡算和代谢衡算方法,建立了金色链霉菌培养过程的数学模型。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对模型中的未知参数进行了估算,第一次得到了金霉素(CTC)生物合成的能量系数为1.8~2.8(molATP·C-mol-1)。应用该模型对CTC发酵过程中的几个宏观反应进行了预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各个宏观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CTC发酵过程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 人Leptin基因的cDNA的克隆和表达

      2003, 19(4).

      摘要 (1709) HTML (0) PDF 0.00 Byte (28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克隆人Leptin基因的cDNA并获取表达的Lepti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新的Leptin相关蛋白打下基础。以人基因组DNA为模板,用引物悬挂延伸PCR法,克隆与6个组氨酸(6×His)密码子相连的人Leptin基因的cDNA,并将其克隆到体外表达载体pIVEX23MCS上,通过体外快速翻译系统(Roche公司的RTS500环状模板试剂盒和RTS500 ProteoMaster仪器)在体外表达了带有6×His的Leptin融合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融合蛋白大小正确,有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46kD,具有特异的抗原性,且主要以可溶形式存在于反应液上清中。

    • 肌抑素(Myostatin)基因突变体活性区的克隆、表达及活性的研究

      2003, 19(4).

      摘要 (1861) HTML (0) PDF 0.00 Byte (32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肌抑素Myostatin是肌肉发育的重要抑制因子,肌抑素的突变,使其抑制功能的全部或几乎全部丧失,表现为肌肉细胞的增大和肌纤维束的增加。采用PCR技术,从肌抑素天然突变的双肌牛皮尔蒙特(Piedmontese)的基因组中扩增得到肌抑素突变体的活性区,并将其亚克隆到pMD18T载体上,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0a(+)/action/Myostatin,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并将其共孵育于离体培养的绵羊肌肉细胞,检测肌抑素突变体的生化活性,结果显示肌抑素的突变体具有促进肌肉细胞增生和增殖的功能。

    • 以胶原膜为支架的心肌细胞体外三维培养

      2003, 19(4).

      摘要 (1276) HTML (0) PDF 0.00 Byte (35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从新生乳鼠心室肌组织获取的心肌细胞接种于鼠尾胶原膜三维支架和组织培养板,以细胞形态、细胞搏动、葡萄糖比消耗率(qglu)、乳酸比产率(qlac)、乳酸转化率(Ylac/glu)、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力为观察指标,比较心肌细胞在鼠尾胶原膜中三维(3D)培养和组织培养板中二维(2D)培养的差异。培养于鼠尾胶原膜的乳鼠心肌细胞在第5天形成闰盘连接,形成面积约为80mm3、肉眼可见自律性同步收缩的心肌细胞3D培养物。3D培养体系中乳鼠心肌细胞的qglu、qlac和Ylac/glu的均值分别为7.37 μmol/10.6cells/d、2.92 μmol/106cells/d和0.38 μmol/μmol;2D培养体系中乳鼠心肌细胞的qglu、qlac和Ylac/glu的均值分别为7.59 μmol/10.6cells/d、3.83 μmol/10.6cells/d和 0.51 μmol/μmol。两种培养体系中乳鼠心肌细胞的肌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力无明显差别。实验结果表明:培养于鼠尾胶原膜的心肌细胞保持正常心肌细胞的代谢活力和收缩功能。

    • 不同降温速率对脐血干细胞冷冻复苏后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03, 19(4).

      摘要 (1314) HTML (0) PDF 0.00 Byte (2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考察了不同降温速率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各种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4℃~-40℃的降温范围内,分别选择-0.5℃/min, -1℃/min, -5℃/min的降温速率进行降温,对复苏后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活性和CD34+含量的变化以及BFU-E、CFUGM和CFU-MK集落的回收率进行了考察,发现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脐血MNC回收率可达93.3%±1.8%,活性可达95.0%±3.9%, CD34细胞回收率达80.0%±17.9%,BFUE回收率为87.1%±5.5%,CFUGM回收率达88.5%±8.9%,CFUMK的回收率也达到86.2%±7.4%。并且对复苏后的细胞进一步进行体外培养,发现在-1℃/min的降温速率下复苏的细胞仍然具有与未经冷冻细胞相似的扩增能力,而-0.5℃/min和-5℃/min这两种降温速率条件下复苏的细胞与未经冷冻的细胞相比差距较大。因而-1℃/min的降温速率对冻存脐血干细胞比较合适。

    • 耐热碱性磷酸酶突变体耐热性变化机理研究

      2003, 19(4).

      摘要 (1167) HTML (0) PDF 0.00 Byte (2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耐热碱性磷酸酶(TAP)200多个随机突变体的克隆库中选出耐热性明显下降的4株突变体,进行全序列及表达产物的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测定和酶分子高级结构的模拟,分析突变位点、高级结构和耐热性表现三者的关系,探讨引起耐热性变化的机理。结构模拟显示所有突变位点都仅能引起细微的、局部的结构变化,除T320→I外都未直接触及酶的活性中心;结构上的细微改变虽然对最适反应温度影响不明显,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降低了10℃左右;T320→I靠近酶的活性中心,尽管未能引起结构的较大变化,但却使最高耐受温度和最适反应温度同时显著降低。可见,多数点突变对高级结构的影响都不剧烈,但对耐热性尤其是最高耐受温度的影响却比较明显,一般地,在非活性区的突变通常只能引起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靠近活性区的突变则能同时引起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高耐受温度的降低。

    • 真氧产碱杆菌在双营养(碳、氮)限制区内合成聚羟基烷酸酯

      2003, 19(4).

      摘要 (877) HTML (0) PDF 0.00 Byte (22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真氧产碱杆菌以混合有机酸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在双营养(碳、氮)限制区内聚羟基烷酸酯的生物合成。结果表明:双营养限制区的长度与聚羟基烷酸酯的产量呈正相关。同时,在对两种不同的双营养限制区实现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首先限制碳源的双营养限制方式比首先限制氮源的双营养限制方式更有利于聚羟基烷酸酯的合成;在这两种不同营养限制方式下,PHAs的最高产量分别为3.72 g/L和2.55 g/L。

    • 胚胎体外共培养: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2003, 19(4).

      摘要 (1687) HTML (0) PDF 0.00 Byte (3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与体细胞共培养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早期胚胎与不同类型体细胞共培养,血清、发情周期和体细胞传代次数对胚胎共培养效果的影响,以及胚胎体外共培养的作用机理。体细胞共培养体系可以改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的条件,促进胚胎发育,提高着床率和妊娠率,在发育生殖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对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尚欠系统深入研究,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