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2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代谢组学及其应用

      2005, 21(1).

      摘要 (2765) HTML (0) PDF 0.00 Byte (3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代谢组学的概念、特性、发展历史做了简要介绍,综述了当前代谢组学研究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中采用的技术,及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药物毒性研究、植物和微生物等邻域的应用,并对代谢组学的发展作了展望。

    • 木聚糖酶分子结构与重要酶学性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2005, 21(1).

      摘要 (2659) HTML (0) PDF 0.00 Byte (2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木聚糖是一种多聚五碳糖 ,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半纤维素成分。木聚糖酶是可将木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和木糖的水解酶 ,它在饲料、造纸、食品、能源工业和环境科学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及蛋白质工程的应用 ,对木聚糖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断深入。这里重点阐述与酶的活性、热稳定性、作用pH、等电点、底物亲和性及催化效率等重要性质相关的分子结构研究进展 ,讨论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发展方向。研究木聚糖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对进一步加深木聚糖酶作用机制的了解、指导木聚糖酶的分子改良有重要意义。

    • NF-κB与肿瘤发生及药物筛选

      2005, 21(1).

      摘要 (1799) HTML (0) PDF 0.00 Byte (25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NF-κB是一类能特异性地识别结合DNA的Rel类蛋白质二聚体转录因子。在静息细胞中 ,NF-κB与抑制性蛋白IκBs结合形成复合物 ,并被滞留于细胞质中而处于非活化状态 ;当细胞受到各种胞内外刺激时 ,IκBs被迅速地降解 ,NF-κB得以释放并进入细胞核 ,从而发挥其转录调节功能。NF-κB通过调控众多靶基因的转录表达而在免疫、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与凋亡及肿瘤发生等许多生理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NF-κB活化的调控机制 ,并对NF-κB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等相关过程及其在药物筛选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特异鉴定假单胞菌和伯克霍尔德氏菌(R)-3-羟基酯酰载酯蛋白-辅酶A转酰基酶基因(英文)

      2005, 21(1).

      摘要 (1272) HTML (0) PDF 0.00 Byte (24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聚羟基脂肪酸酯 (PHA)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可降解生物塑料。因其可以以葡萄糖等廉价底物直接发酵生产PHA而日益受到重视。目前的研究表明在积累中长链PHA的假单胞菌中 ,由phaG基因编码的(R)3 羟基酯酰载酯蛋白 辅酶A转酰基酶 (PhaG)起关键作用 ,但目前为止对该蛋白还知之甚少。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鉴定phaG基因的方法 ,应用该方法成功地从两株积累不同PHA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stutzeri 1317和Pseudomonasnitroreducens 080 2中分别克隆得到phaG基因 ,并在phaG基因突变株PseudomonasputidaPHAGN-21中表达成功。同时 ,还首次报道了从非假单胞菌菌株Burkholderiacaryophylli AS 1.274 1中鉴定得到phaG基因 ,提示PhaG介导的中长链PHA合成途径作为一种通用的代谢模式在细菌中广泛存在 ,为进一步实现从廉价的非相关底物合成中长链PHA提供了必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mMR-1基因的克隆和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

      2005, 21(1).

      摘要 (1185) HTML (0) PDF 0.00 Byte (16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hMR-1为本实验室首次克隆发现的一个人类新基因 ,是一种和三种肌肉收缩蛋白及多种细胞信号蛋白具有相互作用的膜蛋白。经与鼠基因组数据库进行同源分析后设计合成引物 ,利用RT-PCR技术从小鼠C57BL 6J脾脏T淋巴细胞总RNA中反转录得到鼠源MR-1基因 (mMR-1) ,提交GenBank ,收录号 (AY2 99972 )。序列分析证明其与人源MR-1基因 (hMR-1)同源性为 90.1%。构建表达载体pPIC9 mMR-1电转化PichiapastorisGS115 ,筛选得到整合分泌表达mMR-1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表达目的蛋白分子量 25kD ,诱导 5d时产量达到 50mg/L ,通过Westernblot验证了表达产物的正确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新基因MR-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 以重组TACE胞外功能域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筛选TACE的抑制肽

      2005, 21(1).

      摘要 (1489) HTML (0) PDF 0.00 Byte (1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TACE)是加工裂解TNF-α前体的关键酶 ,参与了许多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为通过肽库筛选得到TACE的抑制肽 ,首先制备筛选靶分子 ,用RT PCR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别扩增出TACE的催化区 (T800 )和整个胞外区 (T1300 ) ,然后分别克隆至pET-28a和pET-28c中 ,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 ,经IPTG诱导表达出带有His-tag的目的蛋白 ,两者均为包涵体 ,变性复性后过Ni2+-NTA亲和层析柱得到纯度达90%的重组蛋白。以纯化的重组T800和T1300分别筛选噬菌体展示随机 15肽库 ,对筛选克隆进行ELISA检测、竞争抑制实验和序列分析。从两个独立的筛选过程中得到一个相同的阳性克隆序列“TRWLVYFSRPYLVAT” ,固相Fmoc法合成该短肽 ,观察其在LPS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sTNF-α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筛选到的短肽可显著抑制TACE的活性 ,减少TNF-α的分泌 ,抑制率可达 60.3% ,为抗炎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线索和依据。

    • 人核糖核酸抑制因子基因在人脐血干细胞中的转染表达及对小鼠黑色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

      2005, 21(1).

      摘要 (1245) HTML (0) PDF 0.00 Byte (19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人核糖核酸抑制因子 (hRI)基因在人脐血干细胞中的转染及表达情况 ,及转染后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后 ,用制备的含hRI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上清转染脐血CD34+ 细胞 ,采用克隆形成法和PCR法检测转染效率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基因表达 ,同时观察RI对荷瘤C57BL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应用MACS能高度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 ,使分选后的脐血CD34+ 细胞纯度平均达96.15%。hRI基因能够转染到脐血CD34+ 细胞上 ,转染效率达 35%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CD34+ 细胞hRI基因有阳性表达。经转hRICD34+ 细胞治疗 ,使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减慢 ,成瘤率和瘤重降低 ,成瘤潜伏期延长。

    • 以白细胞介素15拮抗剂为载体的融合毒素IL15M-PEΔ293的研制

      2005, 21(1).

      摘要 (1116) HTML (0) PDF 0.00 Byte (1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IL-15及IL-15受体 (IL-15R)阳性细胞在成人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TL)、多发性骨髓瘤及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研制特异的可消除IL-15受体阳性异常细胞的新型导向药物 ,将人IL-15拮抗剂 (IL-15M)基因片段与人工改造的绿脓杆菌外毒素 (PE)变异体 (PEΔ293)基因按正确的阅读框架融合 ,定向克隆在pET16b表达载体T7启动子的下游 ,得到质粒pET-IL15M-PEΔ293。从大肠杆菌相应重组菌株中通过Ni2+ NTA亲和层析纯化出融合蛋白IL15M-PEΔ293。IL15M-PEΔ293对IL-15R阳性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及其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 AO2 均具有杀伤作用 ,对IL-15R阴性细胞系Jur kat则没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而且过量的重组IL-15可以完全阻断融合蛋白对K562的细胞毒效应 ,说明融合蛋白的细胞毒作用具有靶向性。这些结果提示本文构建的融合蛋白在与IL-15IL-15R异常表达相关的疾病甚至耐药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表达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HA蛋白的重组鼠白血病病毒的特性

      2005, 21(1).

      摘要 (1387) HTML (0) PDF 0.00 Byte (2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反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扩增了H5N1亚型鹅源禽流感病毒 (AIV)完整的血凝素 (HA)基因并进行了克隆与鉴定。序列测定结果已经登陆GenBank ,登陆号为AY6 394 0 5。序列分析表明所扩增的HA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 (ORF)由170 7个核苷酸组成 ,共编码 5 6 8个氨基酸 ,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RKKR↓GLF ,含连续的碱性氨基酸 ,具有高致病性AIVHA基因裂解位点的特征。构建了含H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HA ,通过与鼠白血病病毒 (MuLV)假病毒构建体系的两种质粒pHIT6 0和pHIT111共转染人胚肾细胞 2 93T ,4 8h后收集假病毒上清 ,超离后通过Western blot证明HA蛋白能够在假病毒颗粒表面表达 ,表明HA能够整合到此病毒粒子表面。通过感染 2 93T、COS 7和NIH3T3三种不同的靶细胞 ,证实所构建的假病毒粒子具有感染性和泛嗜性。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具有感染性的MuLV HA假病毒体系 ,为研究鹅源禽流感病毒侵入细胞的机理及其组织嗜性的变异提供一种新方法。

    • 鳞片状细胞癌抗原Ⅰ与乙型肝炎病毒的结合受反应位点环域疏水性的影响

      2005, 21(1).

      摘要 (1136) HTML (0) PDF 0.00 Byte (19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鳞片状细胞癌抗原Ⅰ (SCCA1)是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serpin)超家族的成员 ,具有多种变异体。有报道其中的两种(BP和AJ515706 )能通过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前S1抗原促进表达SCCA1的细胞与HBV的结合。本研究从HepG2细胞中扩增出的一株SCCA1(A1)却不具备HBV结合能力。将A1的C末端与BP的C末端互换 ,获得的A1-BP能够结合HBV ,而BP-A1却不能。A1与BP的C末端仅有 3个氨基酸的差异 ,其中 2个位于反应位点环域。一级结构分析发现在该区域内 ,A1的疏水性较弱 ,而BP和AJ515706的疏水性较强。将A1的aa349位的弱疏水性的谷氨酸突变为强疏水性的缬氨酸 ,则可获得HBV结合能力。反之 ,将BP同一位点的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 ,则会丧失HBV结合能力。这些结果提示SCCA1与HBV的结合受反应位点环域的疏水性的影响。

    • 贡蕉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

      2005, 21(1).

      摘要 (1446) HTML (0) PDF 0.00 Byte (22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鲜食蕉品种的高度不育性和多倍性制约了用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生产实践中所需的新品种 ,建立稳定的胚性细胞悬浮系是香蕉生物技术育种的前提。以目前国内尚未建立该体系的鲜食蕉品种贡蕉 (AA)未成熟雄花序的第 1~ 15位花梳为外植体 ,对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植株再生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5~ 6个月的培养后可获得分生小球体和浅黄色、松散易碎的胚性愈伤组织。 9μmol/L 2,4 D对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 ,诱导率为 40.96 %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7.45 % ,其中5.79%的胚性愈伤组织来源于第 6~12号位置的花梳。胚性愈伤组织悬浮培养后 ,通过 3个月的筛选和继代培养 ,可得到均质的胚性细胞悬浮系。该培养体系合适继代周期为 15d ,继代时合适的起始接种量为每 30mL培养基加 2mLPCVECS。培养 6个月的胚性细胞在体细胞胚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5d后可见到白色半透明体细胞胚的发生 ,体细胞胚诱导率为 2 80× 103个 mLPCV。成熟体细胞胚的萌发率为 17 2 8% ,其中发育成正常的再生植株的百分率为 14 16 %。

    • NO对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及金丝桃素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2005, 21(1).

      摘要 (1275) HTML (0) PDF 0.00 Byte (18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信号分子。以硝普钠 (Sodiumnitroprusside ,SNP)为一氧化氮 (NO)的供体 ,研究外源NO对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及金丝桃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金丝桃悬浮细胞在含 0 5和 15 0mmol LSNP的培养基中培养 2 0d后 ,细胞的干重分别为对照组的 140%和50% ;细胞中金丝桃素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 98%和210%。试验结果表明 ,低浓度SNP处理有利于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 ,而高浓度SNP可以促进金丝桃素的合成。在细胞培养初期 (0d)加入 0.5mmol LSNP并在指数生长后期 (14d)加入15.0mmol LSNP的金丝桃悬浮细胞在培养 2.5d后 ,细胞的干重和金丝桃素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和1.8倍 ,金丝桃素的产量达15.2mg/L ,比对照高3.2倍。SNP对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及金丝桃素含量的影响可以被NO专一性淬灭剂CPITO(2-4-carboxyphenyl-4 ,4 ,5 ,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所抑制,说明SNP是通过其分解产物NO影响细胞生长和金丝桃素的合成。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15.0mmol/L的SNP处理下,金丝桃悬浮细胞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显著升高,推测NO可能通过触发金丝桃悬浮细胞的防卫反应,激活了细胞中金丝桃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sp.F26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英文)

      2005, 21(1).

      摘要 (1678) HTML (0) PDF 0.00 Byte (21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一株低度嗜盐、兼性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sp .F2 6中纯化得到一种碱性过氧化氢酶 ,并对该酶进行了性质研究。纯化过程经硫酸铵沉淀、阴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及疏水层析四步最终获得电泳纯的目标酶 (纯化 58.5倍 )。该过氧化氢酶的分子量为140kD ,由两个大小相同的亚基组成。天然酶分子在40.8nm处显示特征吸收峰 (Soretband)。吡啶血色素光谱显示了酶分子以原卟啉Ⅸ (protohemeⅨ )作为辅基。计算获得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为 32.5mmol/L。该过氧化氢酶不受连二亚硫酸钠的还原作用影响 ,但被氰化物、叠氮化物和 3-氨基-1,2 ,4-三唑 (单功能过氧化氢酶的专一抑制剂 )强烈抑制。以邻联茴香胺、邻苯二胺和二氨基联苯胺作为电子供体测定酶活时 ,该酶不显示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 ,酶的N_端序列比对结果说明 ,该过氧化氢酶与单功能过氧化氢酶亚群有一定的相似性 ,而与双功能过氧化氢酶亚群及猛过氧化氢酶亚群均没有同源性。因此 ,本文将纯化的碱性过氧化氢酶定性为单功能过氧化氢酶。此外 ,该酶具有热敏感的特点 ,且酶活在Ph 5~ 9的范围内不受pH影响 ,此后 ,活性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并在pH11处有明显的酶活高峰。20℃、pH11条件下的酶活半衰期达49h.在pH11的高碱条件下表现出最高活力和一定的稳定性,这在已报道的过氧化氢酶中还未见描述。同时,该酶也显示了良好的盐碱稳定性,0.5mol/L NaCl、pH10.5条件下的酶活半衰期达90h.另一方面,本文所研究的过氧化氢酶是第一个来源于嗜碱微生物的同源二聚体单功能过氧化氢酶,也是第一个来源于天然碱湖的单功能过氧化氢酶,它能部分地反映出细胞抗氧化体系对相应环境的适应情况。

    • 来源于酸热脂环酸杆菌的嗜酸性α-淀粉酶的表达研究

      2005, 21(1).

      摘要 (1375) HTML (0) PDF 0.00 Byte (19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嗜酸耐热的酸热脂环酸杆菌Alicyclobacillusacidocaldarius中克隆到α_淀粉酶的基因 (amy) ,该基因全长 390 3bp ,编码130 1个氨基酸 ,理论分子量约 140kD。将基因amy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E .coli表达载体pET-2.2b(+)和毕赤酵母P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9α ,并在大肠杆菌和毕赤酵母中得到了表达 ,表达产物具有淀粉酶的活性。对酵母中表达的酶蛋白AMY进行了纯化 ,并初步研究了它的酶学性质 ,它的作用最适pH3.2 ,在pH 2.5~4.6范围内 ,酶活性保留 50%以上 ,它的最适温度65℃ ,在 70℃下处理 30min ,酶活性维持50%以上 ,基本保留了天然酶蛋白的耐热性和嗜酸性。位于基因amy内部 +1174~+3288bp的基因片段amy′全长 2115bp ,编码705个氨基酸 ,在E .coli表达后依然具有淀粉酶的活性。

    • 非解朊栖热菌HG102耐热β-糖苷酶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2005, 21(1).

      摘要 (1349) HTML (0) PDF 0.00 Byte (19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解朊栖热菌HG10 2耐热 β-糖苷酶为 (β/α)8桶状结构 ,是具有水解功能和转糖苷功能的单体酶。该酶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模型来研究糖苷酶的反应机制、底物特异性和耐热的分子基础。根据对该酶的晶体结构解析和同家族酶的结构比较 ,推测Glu164和Glu338分别是质子供体和亲核基团两个活性位点 ;在α-螺旋N端第一位的脯氨酸和蛋白质外周的精氨酸是耐热机制的关键位点和关键氨基酸残基。为确定这些氨基酸残基的功能 ,通过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分别把Glu164、Glu338、Pro316、Pro356、Pro344和Arg325置换成Gln、Ala、Gly、Ala、Phe和Leu ,同时还对Pro316和Pro356进行了双置换。突变酶经过纯化得到电泳纯 ,用CD光谱进行了野生酶和突变酶的结构比较。通过突变酶的酶功能和酶学性质分析 ,结果表明Glu164和Glu338分别是质子供体和亲核基团 ,亲核基团的突变酶TnglyE338A可以合成混合型糖苷键寡糖类似物 ;在α-螺旋N端第一位的Pro316和Pro356以及在蛋白质外周形成离子键的Arg325均是对耐热性有贡献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 海南捕鸟蛛毒素-IV突变体的固相合成和生理活性分析

      2005, 21(1).

      摘要 (1150) HTML (0) PDF 0.00 Byte (19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南捕鸟蛛毒素_IV(HNTX-IV)是从我国海南捕鸟蛛粗毒中分离出的一种TTX-敏感型的钠离子通道阻断剂 ,由 3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含 3对二硫键。为了研究HNTX-IV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芴甲氧羰基 (Fomc)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了用丙氨酸 (Ala)替代HNTX-IV第 12位丝氨酸 (Ser12 )的突变体S12A_HNTX_IV和替代第 29位精氨酸 (Arg29)的突变体R29A-HNTX-IV。合成的突变体经谷胱甘肽法氧化复性和纯化后 ,分别用MALDI-TOF质谱进行分子量鉴定 ,用一维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空间结构的变化 ,膜片钳电生理方法分析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 ,Ser12和Arg29被Ala突变后没有明显影响分子的空间结构 ,S12A-HNTX-IV的生物学活性与天然HNTX-IV的相近 ,提示Ser12与HNTX-IV的生物学活性无关或关系不大 ;而R29A-HNTX-IV的生物学活性下降了155倍 ,说明Arg29是与HNTX-IV生物学活性相关的关键残基之一。推测R29A-HNTX-IV活性的降低是由于Ala替代Arg后改变了HNTX-IV与受体作用的位点,而不是由于毒素分子整体空间结构变化所致。

    • 四环素-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活性测定

      2005, 21(1).

      摘要 (1466) HTML (0) PDF 0.00 Byte (19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来源于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 (gfp)和来源于E .coli转座子Tn10的四环素阻遏蛋白基因 (tetR)共同构建到E .coli表达载体pET_30a +上 ,获得TetRC_端与GFPN_端融合蛋白。对经诱导表达并纯化后的融合蛋白 (TR∷GFP)进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 ,该融合蛋白保留了GFP的荧光特性 ,即在 395nm激发下 ,可在 5 10nm附近有特征发射峰。在加入四环素后 ,融合蛋白在 395nm激发下 ,在400nm~700nm范围内的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 ,荧光强度普遍增加 ,且以 510nm处最大发射峰增幅最大 ,由原来 1132增至 2214 ,而四环素对相同浓度的GFP与TetR荧光影响不大 ,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 ,能感受外界四环素 ,并产生一定的荧光变化。

    • 神经网络预报在发酵过程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2005, 21(1).

      摘要 (1757) HTML (0) PDF 0.00 Byte (1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发酵过程中 ,罐批异常 (如染菌 )会导致产率和产品质量的下降 ,如果能及时给出预警 ,就能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利用三层BP网络 ,以头孢菌素C发酵为例 ,对罐批进行了超前 3步预报 ,比较了正常罐批和异常罐批的预报误差 ,给出了异常罐批的三个特征 ,并利用这些特征和其它辅助信息 ,成功地对异常罐批进行了故障早诊断。

    • 发酵条件对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干扰素ω糖基化的影响

      2005, 21(1).

      摘要 (1954) HTML (0) PDF 0.00 Byte (27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酵条件是影响毕赤酵母 (P .pastoris)表达外源重组糖蛋白时糖基化的重要因素。通过菌体浓度、起始pH值、甲醇诱导浓度和周期、装液量等摇瓶发酵实验 ,研究不同发酵条件对毕赤酵母表达分泌型重组人干扰素ω(rhIFNω)过程中糖基化的影响 ;同时 ,在连续培养过程中考察pH值变化对rhIFNω糖基化的影响和分批发酵过程中rhIFNω糖基化的变化。结果表明 ,控制菌体密度 250g L(WCW)、起始pH值 6 0、装液量小于 30mL、甲醇诱导浓度 15g L、甲醇诱导 3次 (每 24h诱导一次 )等发酵条件 ,有利于摇瓶发酵过程中rhIFNω的糖基化 ;控制pH值 70~75可促进rhIFNω的糖基化 ;分批发酵过程中 ,糖基化与非糖基化rhIFNω的含量有同比变化趋势 ,但糖基化rhIFNω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摇瓶发酵实验的结果 ,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自絮凝酵母SPSC01在组合反应器系统中酒精连续发酵的研究

      2005, 21(1).

      摘要 (1473) HTML (0) PDF 0.00 Byte (2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了一套由四级磁力搅拌发酵罐串联组成、总有效容积4000mL的小型组合生物反应器系统 ,其中一级罐作为种子培养罐。以脱胚脱皮玉米粉双酶法制备的糖化液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底物 ,进行了自絮凝颗粒酵母酒精连续发酵的研究。种子罐培养基还原糖浓度为100g L ,添加 (NH4)2HPO4 和KH2PO4 各 20g L ,以0.017h-1 的恒定稀释速率流加 ,并溢流至后续酒精发酵系统。发酵底物初始还原糖浓度 220g/L ,添加 (NH4)2HPO4 15g/L和KH2PO42 5g/L ,流加至第一级发酵罐 ,稀释速率分别为 0.017、0.025、0.033、0.040和0.05 0h-1。实验数据表明 ,自絮凝颗粒酵母在各发酵罐中呈部分固定化状态 ,在稀释速率0.040h-1 条件下 ,发酵系统呈一定的振荡行为 ,其他四个稀释速率实验组均能够达拟稳态。当稀释速率不超过 0 0 33h-1 ,流出末级发酵罐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可以达到 12 % (V/V)以上 ,残还原糖和残总糖分别在 0 11%和 0 35 % h-1,流出末级发酵罐的发酵液中酒精浓度可以达到12%(V/V)以上,残还原糖和残总糖分别在0.11%和0.35%(W/V)以下。在稀释速率为0.033h-1时,计算发酵系统酒精的设备生产强度指标为3.32(g·L-1·h-1),与游离酵母细胞传统酒精发酵工艺相比,增加约1倍。

    • 温度对假单胞菌rsmA突变株M-18R合成Plt和PCA的区别性影响

      2005, 21(1).

      摘要 (1185) HTML (0) PDF 0.00 Byte (20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次生代谢物阻遏蛋白 (Repressorofsecondarymetabolite ,Rsm)A是一种全局性调控因子 ,与Mrna的RBS结合 ,转录后水平上抑制基因翻译。运用同源重组技术 ,构建了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p .)M-18的rsmA突变菌株M-18R。在 37℃、28℃恒温和短期升温 (37℃、4h培养 ,转 28℃继续培养 )条件下 ,比较野生株M-18和突变株M_18R生物合成藤黄绿菌素 (Plt)和吩嗪-1-羧酸 (PCA)的量。在 37℃条件下 ,M-18和M-18R合成这两种抗生物质的能力几乎受到完全抑制。在28℃条件下 ,M-18R合成Plt的量约为野生型M-18的 10倍 ,达到 270 μg /Ml ,但是合成PCA的量仅为野生型的 50%。经短期升温培养 ,M-18的Plt合成量明显下降 ,PCA产量降低不显著 ;相反 ,M-18R合成Plt的量达到 400μg/Ml ,但PCA产量的变化仍不明显。推测 ,M-18菌株细胞内存在着某种与RsmA相关联的温度敏感因子 ,在RsmA缺失条件下 ,作为专一性激活剂促进Plt的生物合成 ,但是 ,并不参与对PCA合成的调控。

    • 絮凝特性对自絮凝颗粒酵母耐酒精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05, 21(1).

      摘要 (1304) HTML (0) PDF 0.00 Byte (21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次报道絮凝特性提高酵母菌耐酒精能力的现象及其机制。融合株SPSC与其两亲本粟酒裂殖酵母变异株和酿酒酵母变异株于 30℃经 18% (V/V)酒精冲击 7h的存活率分别为 52%、37%和 9%。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 ,两絮凝酵母 (融合株SPSC和粟酒裂殖酵母变异株 )的棕榈酸含量均约为非絮凝酵母 (酿酒酵母变异株 )的两倍 ,而棕榈油酸和油酸的含量明显低于后者。研究表明 ,当两絮凝酵母在培养中由于柠檬酸钠的作用 (抑制絮凝体的形成 )而以游离细胞生长存在时 ,其细胞膜磷脂棕榈酸含量显著下降 ,而棕榈油酸和油酸的含量明显增加 ,结果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组成特点与酿酒酵母变异株相似 ;而且实验表明 ,絮凝特性的消失伴随菌体耐酒精能力的急剧下降 ,变得与酿酒酵母变异株的水平相当。这些结果提示两絮凝酵母具有较强的耐酒精能力与其细胞膜磷脂脂肪酸组成中含有更高比例的棕榈酸有关。

    • 高速逆流双水相色谱法纯化卵白蛋白

      2005, 21(1).

      摘要 (1604) HTML (0) PDF 0.00 Byte (20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物大分子的液_固色谱纯化过程中固相载体会产生产物吸附、变性等不良影响。高速逆流色谱无需固相载体 ,且具有高分便率和高回收率的优点 ,其中有机相 水相体系在分离天然产物中应用广泛 ,而应用双水相体系分离生物大分子尚处于研究阶段。双水相高速逆流色谱体系的建立与仪器设备及操作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多分离柱高速逆流色谱仪 ,研究了PEG1000-无机盐双水相体系对标准蛋白质混合物以及卵白蛋白的分离。pH值和PEG浓度对不同种类蛋白质的分配系数影响不同 ,实验发现在pH9.2的150% (W/W)PEG1000 170% (W/W)磷酸钾盐体系中 ,细胞色素C、溶菌酶和肌红蛋白的分配系数差异较大 ,且分布合理 ,因而采用该体系在 0 8mL min流速 ,85 0r min转速的条件下 ,成功分离了细胞色素C、溶菌酶和肌红蛋白的混合物。实验也发现在pH9 2的 16 0 % (W/W)PEG10 0 0 17 0 % (W/W)磷酸钾盐体系中 ,鸡蛋清样品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卵转铁蛋白、卵白蛋白和溶菌酶的分配系数差异最大 ,因而采用该体系在 1 8mL min流速、85 0r mi转速的条件下,200min内从鸡蛋清样品中成功分离卵白蛋白,其电泳纯度为100%,收率为95%.

    • 兔出血症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2005, 21(1).

      摘要 (1354) HTML (0) PDF 0.00 Byte (18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RHDVVP60基因插入酵母转移载体pPICZB中转化毕赤酵母菌GS115株 ,经筛选获得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入VP60基因的重组酵母菌。以甲醇诱导培养后经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 ,在60kD处出现一特异蛋白条带 ,表明RHDV的衣壳蛋白得到了成功表达。血凝试验表明 ,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血凝特性 ,可以凝集人“O”型红细胞 ,血凝价达 2.8,同时 ,该血凝性可被抗RHDV的高免血清所抑制。经电镜观察 ,重组酵母表达的衣壳蛋白可以在酵母菌体内自聚成大小约4.0nm ,和天然RHDV病毒子在物理形态上类似的病毒样颗粒 (VLPs)。该病毒样颗粒与兔抗RHDV高免血清作用后可被凝集成团 ,表明该VLPs与天然RHDV在抗原性上也极为相似。

    • ACA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初探

      2005, 21(1).

      摘要 (1634) HTML (0) PDF 0.00 Byte (2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已知的ACA基因的 5 '端序列设计三个基因特异的反向引物 (GSP-1,GSP-2 ,GSP-3)分别与 11个简并引物 (AD1-AD11)配对 ,进行热不对称嵌套PCR(ThermalasymmetricinterlacedPCR ,TAIL-PCR)扩增 ,获得了ACA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约700bp的片段。为检测其表达特性 ,构建了该片段与Gus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pBpAG ,在真空条件下通过农杆菌介导 ,转化了植物的叶、果实、种子三种不同组织 ,Gus瞬时表达染色结果显示 ,该DNA片段具有种子特异的启动子活性。对该启动子的一些顺式元件进行了讨论。

    • MDMV CP基因的克隆及其转基因玉米的研究

      2005, 21(1).

      摘要 (1243) HTML (0) PDF 0.00 Byte (18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RT_PCR方法分离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MDMVCP) ,并且利用基因枪法将该基因导入玉米优良自交系18-599红、18-599白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中。转化的愈伤组织在Bialaphos浓度 (PPT)为 8mg/L、10mgL、5mg/L的筛选压下经过 3次抗性筛选后 ,分别再生出可育植株 12株和 6株。PCR和Southern检测结果说明CP基因已整合到玉米自交系基因组中。对T1代转基因植株进行病毒人工接种试验 ,结果表明对照植株全部表现为感染玉米矮花叶病的典型症状 ,而转基因植株后代呈现不同程度的抗性。

    • 依尼奥小单孢菌抗性基因sisR的克隆研究

      2005, 21(1).

      摘要 (1117) HTML (0) PDF 0.00 Byte (16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产西索米星的依尼奥小单孢菌中克隆高抗性新基因sisR ,借助计算机设计PCR引物 ,从西索米星的产生菌依尼奥小单孢菌的染色体DNA中 ,经PCR扩增获得DNA序列长度不等的DNA片段。将这些DNA片段克隆至pUC19载体质粒并导入大肠杆菌 ,从中筛选到 5个抗西索米星的转化子 (其中一个命名为sisR)显示对西索米星的高抗性 (超过 10 0 0 μg mL)。经DNA测序并通过互联网Blast比对 ,确认对该抗性负责的DNA片段是一个未见报道的新基因。

    • 鸡卵清蛋白基因启动子调控GFP基因在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表达

      2005, 21(1).

      摘要 (1675) HTML (0) PDF 0.00 Byte (18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特异性扩增家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 1340bp~ +16 5 5bp片段和第一内含子 +49bp~ +16 5 5bp片段 ,去除pG FP N2载体自身的CMV启动子 ,分别构建了P2.9koval GFP和P1.5koval GFP两种表达载体 ,经测序和酶切鉴定表达载体构建正确。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这两种载体、pGFP N2 (阳性对照 )质粒及阴性对照转染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 :两种表达质粒在鸡原代输卵管上皮细胞和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都可以表达荧光蛋白。结果既显示卵清蛋白第一内含子对基因的表达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也显示卵清蛋白启动子对输卵管上皮细胞和卵巢细胞不存在特异性 ,并且不存在种属差异性。

    • 潮霉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其表达研究

      2005, 21(1).

      摘要 (2564) HTML (0) PDF 0.00 Byte (1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建立潮霉素 (hygromycin ,hyg)和新霉素 (neomycin ,neo)抗性基因转基因小鼠系 ,以获得两种抗性基因同时表达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MEFs) ,为条件性基因剔除或小鼠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筛选创造条件。将pTK hygR pA ,PGK neoR pA两个转录单元分别克隆至pBluescript载体中获得hygR neoR 双抗性基因表达质粒 ,以KpnⅠ和XbaⅠ双酶切 ,回收 4 2 4 5bp串联基因片段 ,经显微注射获得HygR neoR 转基因小鼠。PCR及Southernblot鉴定转基因小鼠基因型 ;RT PCR检测hygR、neoR 基因在转基因阳性小鼠组织及MEFs中的表达。经显微注射共获得 7只转基因阳性小鼠 (Founders,G0代 ) ,经交配繁育 ,建立了 6个转基因小鼠系。RT PCR检测其中 5个转基因阳性小鼠系F1代杂合子成年雌性小鼠肝脏、卵巢组织中hygR 、neoR 基因的表达 ,发现hn30 ,hn33,hn6 6和hn6 7系阳性小鼠的 1种或 2种组织中有hygR 、neoR 的表达 ;RT PCR检测发现hyg和neo抗性基因在从hn30和…

    • 口蹄疫病毒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分析

      2005, 21(1).

      摘要 (1472) HTML (0) PDF 0.00 Byte (19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口蹄疫病毒 (FMDV)结构蛋白基因P1的完整cDNA序列插入原核表达性载体pGEX KG中 ,使P1基因与GST融合 ,获得融合表达质粒pKG P1,转化E .coliBL21 (DE3) ,经IPTG诱导 ,SDS PADE结果表明GST P1融合蛋白获得高效表达 ,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表达产物主要存在于细菌裂解液上清中。进一步采用GST纯化试剂盒纯化P1蛋白并作为诊断抗原 ,建立了P1 ELISA诊断方法 ,与FMD间接血凝 (IHA)检测方法平行检测 86 4份血清样品 ,总的符合率达87%。

    • 絮凝选择载体的构建及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2005, 21(1).

      摘要 (1223) HTML (0) PDF 0.00 Byte (23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强絮凝酿酒酵母 (Saccharomycescerevisiae)ABXL 1D菌株中用PCR方法扩增到絮凝基因 (Flocculationgene,FLO1) ,构建以絮凝基因作选择标记的酿酒酵母表达载体。用该载体表达Bacilluspolymyxa的 β 葡萄糖苷酶基因 ,转化子可直接从沉淀中筛选。摇瓶培养细胞得到的 β 葡萄糖苷酶比活力为 3.91u mg蛋白。在发酵葡萄糖和纤维二糖混合底物时 ,转化子的葡萄糖残存量明显低于受体菌。这将有利于利用纤维素发酵生产酒精。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