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22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蛋白质芯片SELDI-TOF M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2006, 22(6).

      摘要 (1844) HTML (0) PDF 0.00 Byte (3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蛋白质芯片为新一代的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由美国Ciphergen生物系统公司引进,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提供一个高通量和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投放至今虽短短10来年,但卓越的成果已广为医学科学界重视,尤其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监控和预后研究上。蛋白质是细胞内执行生物功能的最终分子,蛋白质组学研究让人类更深入了解疾病和生命的本源,不断发现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更为攻克癌症带来新希望。这里除对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作较详尽的介绍外,更重点阐述其近年来蛋白质芯片近期的研究进展和在临床中的应用,并就其优劣和发展前景作出评估。

    • 重金属离子的免疫检测研究进展

      2006, 22(6).

      摘要 (2576) HTML (0) PDF 0.00 Byte (34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农畜产品中残留的重金属离子已对人类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急需快速、高效的重金属残留检测方法。重金属离子免疫检测是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省时、省力、费用低廉、便于携带、易于操作等优点。除了化学螯合剂之外,植物螯合肽和金属硫蛋白也可用来制备重金属免疫原。重金属离子的免疫检测可分为多克隆抗体免疫检测和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测,前者包括荧光偏振免疫检测,后者包括间接竞争性ELISA、一步法竞争性免疫检测和KinExA免疫检测。作为一种辅助方法,胶体金快速免疫层析法可初步检测样品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

    • 特异性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006, 22(6).

      摘要 (1688) HTML (0) PDF 0.00 Byte (44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选择特异性启动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是实现基因表达三维调控的重要策略,并已应用于植物品质改良基因工程、抗性基因工程及植物生物反应器等领域。文章综述了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类型、研究方法及在植物基因工程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发展前景。

    • RNA介导的植物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2006, 22(6).

      摘要 (3408) HTML (0) PDF 0.00 Byte (4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RNA介导的DNA甲基化作用(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RdDM)是首次在植物中发现的基因组表观修饰现象,RdDM通过RNA_DNA序列相互作用直接导致DNA甲基化。植物中的RdDM和siRNA介导的mRNA降解现象,都是通过RNA使序列特异性基因发生沉默,它们对于植物的染色体重排、抵御病毒感染、基因表达调控和发育的许多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有很多的文献报道RdDM现象,但是对于其具体调控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这里对RNA介导的植物DNA甲基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对RdDM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RdDM过程中的DNA甲基转移酶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DNA甲基化与染色质修饰之间的关系,以及与RdDM相关的重要蛋白质的研究等。在植物中,转录和转录后水平都可能发生RdDM,诱发基因沉默,前者常涉及靶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后者则牵涉到编码区的甲基化。RdDM的发生依赖于RNAi途径中相似的siRNA和酶,如DCL3、RdR2、SDE4和AGO4。植物中至少含有三类DNA甲基转移酶DRM1/2、MET1和CMT3,其作用部位是与RNA同源的DNA区域中的所有胞嘧啶,而组蛋白H3第九位赖氨酸的甲基化影响着胞嘧啶的甲基化。

    • 蚯蚓纤溶酶新基因EfP-0的电子克隆及其编码区序列RT-PCR验证

      2006, 22(6).

      摘要 (1924) HTML (0) PDF 0.00 Byte (2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以期获得蚯蚓纤溶酶F-Ⅰ-0组分的基因。根据从粉正蚓(Lumbricus rubellus)中分离的FⅠ0组分的N端氨基酸序列VVGGSDTTIGQYPHQL,利用DNAMAN软件通过电子克隆方法,从Lumbricidae 的dbEST中获得该组分的核酸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 经过RT-PCR,成功地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中克隆到一条蚯蚓纤溶酶新基因,命名为EfP-0。EfP-0基因全长678bp, 编码225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属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家族,与F-Ⅰ-0组分的氨基酸组成非常接近。BLAST证明,EfP-0与已报道的蚯蚓纤溶酶基因之间的相似性均低于40%,因此为蚯蚓纤溶酶中的一个新基因,GenBank 登录号为DQ836917。构建的pMAL-c2x-EfP-0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TB1中获得融合蛋白MBP-EfP-0的可溶性表达,表达产物有酪蛋白平板溶解活性。

    • 吸水链霉菌17997格尔德霉素部分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克隆和分析

      2006, 22(6).

      摘要 (1418) HTML (0) PDF 0.00 Byte (3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吸水链霉菌17997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7997) 是我所从中国云南土壤中分离到的格尔德霉素(geldanamycin, GDM)产生菌,GDM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抗病毒活性,但其肝毒性和水溶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为了实现对GDM结构的生物学改造,首先要获得GDM的生物合成基因。根据GDM后修饰基因——氨甲酰基转移酶基因(gdmN)的保守序列筛选S. hygroscopicus 17997的柯斯质粒基因组文库,共获得6个阳性克隆,选择CT-4阳性柯斯质粒进行亚克隆和测序,又通过PCR延伸的方法获得了与CT4连锁的将近5kb的外源序列,共获得28356kb 的外源DNA序列,其中包含了13个可能阅读框架,通过同源比较证实该序列与S.hygroscopicusNRRL 3602中的GDM生物合成基因有很高的同源性。为进一步研究GDM生物合成基因的功能,并通过组合生物学的方法改造GDM的结构奠定了基础。

    •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BMP7)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2006, 22(6).

      摘要 (1706) HTML (0) PDF 0.00 Byte (29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酵母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利用重叠延伸PCR(OE-PCR)介导的定点突变方法,对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 hBMP7)成熟肽编码序列进行改造,将毕赤酵母低频使用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或CGA突变为高频使用的同义密码子AGA,明显提高了hBMP7成熟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量:摇瓶培养表达量为25.45mg/L,是改造前序列的4.6倍;Tricine 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结果表明,rhBMP7成熟肽分子量为18kD,以单体形式存在,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利用梯度浓度G418筛选到一株高拷贝整合的转化子,该转化子摇瓶表达量为45.45mg/L,约为单拷贝转化子的2倍。表达上清经阳离子交换介质SP Sepharose○R Fast Flow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达到90%。纯化后的样品与I型胶原混合冻干后埋植于小鼠股部肌袋内,能异位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细胞。

    • 单纯疱疹病毒2gD-Hsp70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及表达

      2006, 22(6).

      摘要 (1678) HTML (0) PDF 0.00 Byte (2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并原核表达Hsp70-HSV2gD融合蛋白。将Hsp70和HSV-2gD蛋白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 构建成重组质粒pGEX-4T-Hsp70-gD, 并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GEX-4T-Hsp70-gD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 IPTG诱导表达并进行 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纯化后做Western blot检测。将其肌注免疫BALB / c小鼠, 检测融合蛋白对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γ-干扰素产生以及血清中gD IgG水平的影响。表达产物的SDS_PAGE分析发现,在相对分子量为118kD处有外源蛋白表达,与预期蛋白带一致。用GST柱得到了纯化的Hsp70-HSV2gD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实,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活性。GST-Hsp70-gD组蛋白疫苗免疫的小鼠,其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的水平高于其它组(P<0.05)。血清单纯疱疹病毒-2gD蛋白的抗体水平高于其它组(P<0.05)。

    • 用Red/ET重组酶构建基因打靶载体

      2006, 22(6).

      摘要 (2036) HTML (0) PDF 0.00 Byte (43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因敲除的小鼠模型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种重要资源。采用常规分子克隆的方法建立基因敲除的打靶载体存在构建效率低和难以获得长片段同源臂的缺点。因此快速高效地构建打靶载体,已成为获得特定基因敲除动物模型的关键环节。为研究Resp18未知功能分泌肽基因,应用一种新的DNA工程平台——Red/ET同源重组技术来构建其打靶载体,并比较了这一方法在构建不同长度同源臂中的效率。研究表明,Red/ET重组方法构建打靶载体具有很高的效率,可以获得较长的同源臂,并且不会引入突变,有助于获得更高的打靶效率。因此Red/ET重组为构建打靶载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方法。

    • 腺病毒介导hIL-24抑制裸鼠肝癌荷瘤生长及其机制研究

      2006, 22(6).

      摘要 (1475) HTML (0) PDF 0.00 Byte (2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腺病毒hIL-24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裸鼠荷瘤的生长抑制及其作用机制, 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1-pTrack-CMV-hIL-24(Ad-hIL-24), 经PacI线性化后转染QBI-293A细胞, 多轮感染后收获高效价腺病毒重组病毒子。用SMMC-7721肝癌细胞使16只裸鼠致瘤,然后随机NS分成干预组、5-Fu组、Ad组和Ad-hIL-24组,进行抗肿瘤试验。四组均使用瘤体内注射干预用药,100μL/只:NS组、Ad组(107pfu)和Ad-hIL-24组(10-7pfu)隔日一次,共注射5次;5-Fu组20μg/kg,连续注射5d。用药前、用药后1周和2周分别测皮下瘤体的长径(L)、短径(W),计算出瘤体体积,治疗开始后第15天,将裸鼠脱颈处死,摘取瘤体称重,计算出抑瘤率。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形态、免疫组化法测caspase3蛋白表达、P53及P27核内抑癌基因表达、CD34染色标记测定的MVD及VEGF蛋白表达。 与NS组比较,Ad-hIL-24组与5_Fu组的抑瘤率分别为68.52% (P<0.01)和65.64% (P<0.01);镜下:Ad-hIL-24组肿瘤组织的caspase3蛋白表达细胞数较其它3组呈显著性升高(P<0.01),P27核内抑癌基因表达细胞数也较NS组明显增高(P<0.01),CD34染色标记测定的CD34及VEGF较NS组和Ad组明显减少(P<0.001),P53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Ad-hIL-24可以显著抑制裸鼠SMMC-7721荷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上调P27抑癌基因表达、抑制血管形成等多途径发挥抑瘤作用。

    • 表达鸡新城疫病毒F、HN基因和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的构建及其特性研究

      2006, 22(6).

      摘要 (1214) HTML (0) PDF 0.00 Byte (25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同源重组将新城疫病毒(NDV)的F和HN基因、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的gB基因以及报告基因LacZ插入鸡痘病毒(FPV)的017株的复制非必需区,其中NDV的F、HN基因、ILTV的gB基因以及报告基因LacZ是在早晚期启动子LP2EP2的控制下,大肠杆菌报告基因LacZ在晚期启动子P11的控制下。经过10轮蓝斑纯化获得了包含了NDV的F和HN基因、ILTV的gB基因以及报告基因LacZ的重组鸡痘病毒,称为rFPV-F/HN/gB/LacZ。经PCR方法证明rFPV-F/HN/gB/LacZ基因组中含有NDV的F基因、HN基因和ILTVgB基因;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 Western-blot试验表明NDV的F、HN蛋白 和ILTV gB蛋白在rFPV-F/HN/gB/LacZ 感染的CEF细胞中获得表达。与亲本毒相比,重组病毒在病毒的复制和致鸡胚成纤维细胞的病变方面无显著不同。这证明了在鸡痘病毒载体的一个复制非必需区可以同时插入多个禽类病原的多个外源基因,为制备多价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 转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 B)美丽胡枝子的获得

      2006, 22(6).

      摘要 (1453) HTML (0) PDF 0.00 Byte (23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来自枯草杆菌的果聚糖蔗糖转移酶基因(Sac B) 导入美丽胡枝子,以提高胡枝子抵御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的能力。以美丽胡枝子子叶节为外植体,通过与含有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KP的农杆菌LBA4404 共培养,将Sac B 基因导入美丽胡枝子基因组。经卡那霉素筛选后,共获得62 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经PCR特异性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有5株再生植株基因组DNA 中整合了Sac B 基因。通过RT-PCR分析,结果表明SacB 基因均获得表达。经过200 mmol/L NaCl和5% PEG模拟胁迫,发现转基因植株美丽胡枝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任何时候均高于未转化植株,并比对照拥有更高的抗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能力。

    • 香蕉凝集素基因启动子的分离、序列分析及鉴定

      2006, 22(6).

      摘要 (1463) HTML (0) PDF 0.00 Byte (30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香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水果之一,由于香蕉果实是利用转基因方法生产重组药用蛋白或有价值的化合物的理想器官,构建能在香蕉果实中高水平表达异源蛋白质的表达载体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一个高效表达的载体,启动子则是其最重要元件之一,因此,果实特异性表达启动子的获得是香蕉作为生物反应器的前提。香蕉凝集素是一种在香蕉果实中大量存在的蛋白质,其基因被证明在果肉组织中大量表达。利用染色体步移法克隆到香蕉凝集素基因5′端上游的一段长702bp的序列,经序列测定及软件分析表明,该序列具有典型的启动子结构。此序列置换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CaMV 35S启动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BIL2,该启动子下游为gus基因。利用基因枪法转化香蕉的根、叶和果实薄片,对gus基因的瞬时表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凝集素基因启动子,只在香蕉果肉中瞬时表达,该启动子的表达具有果实特异性,并且表达量较高。

    • 甘油脱水酶再激活因子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2006, 22(6).

      摘要 (1815) HTML (0) PDF 0.00 Byte (2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PCR技术从克雷伯氏菌的基因组中分别扩增得到了编码甘油脱水酶再激活酶α、β两个亚基的基因gdrA、gdrB。将gdrA、gdrB克隆至Pmd-18T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Pmd-gdrAB。经测序正确后,将gdrAB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上构建表达质粒Pet-28gdrAB。利用双抗生素筛选法,将Pet-28gdrAB与连有甘油脱水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et-32gldABC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中共表达,鉴定了甘油脱水酶再激活酶的活性。

    • 人巨细胞病毒pp150蛋白片段与MDBP蛋白片段的融合表达及初步应用

      2006, 22(6).

      摘要 (1433) HTML (0) PDF 0.00 Byte (2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播疾病,正常人群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对器官移植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孕妇等人可产生严重的危害。以HCMV AD169病毒株基因为模板,经PCR扩增了编码pp150蛋白片段的UL32基因和编码MDBP蛋白片段的UL57基因,目的基因转化入Pmd18_T克隆载体后再经酶切与表达载体Pet_11a连接构建出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然后转入大肠杆菌BL21,重组大肠杆菌经诱导表达融合蛋白pp150/MDBP。经SDSPAGE分析,其相对分子量约为27kD,表达量约占菌体蛋白的17.45%,Western blot鉴定为阳性,ELISA及蛋白芯片检测表明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经过初步应用表明其对血清IgG及IgM的检出率与全抗原相比一致,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 重组人IL-4大肠杆菌表达与纯化

      2006, 22(6).

      摘要 (2238) HTML (0) PDF 0.00 Byte (37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爱性优化并合成人白细胞介素4基因,以pET30a(+)为载体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0a(+)/rhIL-4,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并超声破菌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采用5L发酵罐培养工程菌,发酵液OD600为0.6时诱导3.5 h收集菌体,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收集的菌体经压榨破菌获得包涵体,通过包涵体变性、层析、透析复性等方法对rhIL-4进行纯化。采用人红细胞白血病细胞(TF-1)测定纯化的rhIL-4的生物活性。测序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载体pET30a(+)中,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单位体积重组蛋白的表达量达200mg/L发酵液,建立了对包涵体形式表达的rhIL-4纯化方法,最终得率为40mg/L发酵液,纯度大于98%,回收率为20%以上。免疫印迹法检测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和纯化的蛋白为IL-4,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与理论相符,生物活性检测纯化的蛋白比活性达2.5×106AU/mg。这为rhIL-4进一步产业化研究建立了基础。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CHO细胞中的表达、鉴定及活性分析

      2006, 22(6).

      摘要 (1864) HTML (0) PDF 0.00 Byte (3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MP-2,与质粒pSV2-dhfr共转染CHO-dhfr-细胞,以含有700μg/mL G418的IMDM进行选择性培养,筛选抗性克隆,并用MTX扩增,提高rhBMP-2的表达量。收集的rhBMP-2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还原蛋白样品电泳产生一条大小约为18kD的特异性条带,非还原蛋白样品电泳产生一条大小约为30kD的特异性条带,提示表达的rhBMP-2是经过糖基化修饰的,且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分泌表达。单细胞分离培养得到14株rCHO(hBMP-2)单克隆细胞株,ELISA法检测rhBMP-2表达水平,最高可达7.83μg/24h/106cells。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rhBMP-2具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

    • 抗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单链抗体P1D3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2006, 22(6).

      摘要 (1234) HTML (0) PDF 0.00 Byte (2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将可中和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单链抗体P1D3在酵母中实现表达,以原核表达载体M13噬菌粒为模板,设计带有SnaBⅠ和EcoRⅠ酶切位点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P1D3基因。经过酶切、连接反应将该基因连入大肠杆菌酵母穿梭质粒pPIC9K上。重组质粒pPIC9K-scFvP1D3 经 BglⅡ线性化后,用电转化的方法转入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通过PCR和DNA测序,挑选和鉴定阳性克隆。经甲醇诱导,P1D3在酵母中获得分泌表达。ELISA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表达上清液中的单链抗体具有较高的WSSV结合活性,而且其活性要高于大肠杆菌所表达抗体的活性。表达条件优化后,单链抗体在酵母中最高表达量可达302mg/L,为开展对虾被动免疫研究提供了新的抗体来源。

    • 在活体小鼠中筛选lZP3基因RNAi有效靶位点的研究

      2006, 22(6).

      摘要 (1495) HTML (0) PDF 0.00 Byte (23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ZP3作为精子结合的靶对象在卵母细胞受精中起着关键作用,也因此而成为研究哺乳动物受精机理的焦点。本研究参照新疆草原兔尾鼠卵透明带3(zona pellucida 3 gene of Lagurus lagurus, lZP3)的mRNA,选择了针对lZP3 mRNA的3个区域合成寡聚核苷酸连接到干扰载体pGenesil-1上,构建了3个针对lZP3 mRNA的重组干扰载体,和pCDNA3lZP3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法共转染Hela细胞以及通过尾静脉大容量快速注射法(Hydrodynamicsbased transfection method, HD法)共注射小鼠,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Hela细胞和小鼠肝脏中lZP3 mRNA的表达情况,以筛选干扰lZP3 mRNA的有效靶位点。结果表明,通过HD法共注射干扰载体和表达载体后,外源基因mRNA在小鼠肝脏中的表达和共转染Hela细胞后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是一致的,有2个干扰载体可以有效干扰lZP3 mRNA的表达。研究还说明,利用HD法以小鼠作为实验材料筛选RNA干扰的有效靶位点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

    • 继代周期和接种量对葡萄细胞培养的影响

      2006, 22(6).

      摘要 (1399) HTML (0) PDF 0.00 Byte (26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每种不同的继代周期和接种量条件下,葡萄细胞在连续10次继代培养过程中的生物量、花青素含量、胞内糖、胞内蛋白及胞内总磷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波动。不同接种量对培养不稳定性的影响比不同继代周期大;在所考察的条件中,7d继代周期与160g接种量组合的继代条件下花青素合成相对稳定;花青素合成与胞内蔗糖或胞内总磷水平呈负相关。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假病毒中和实验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2006, 22(6).

      摘要 (1688) HTML (0) PDF 0.00 Byte (39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讨了应用多质粒磷酸钙共转染方法在293FT细胞中生产HPV16(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假病毒。蛋白印迹检测显示在转染后细胞的裂解上清中具有很好的L1蛋白活性,通过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形态与天然病毒粒子相似的假病毒颗粒。对293FT细胞的感染实验显示,该假病毒可有效将EGFP报告质粒导入靶细胞中进行表达,经测定其滴度约为2×107TU/mL。通过与4株HPV16对照单抗的中和实验证明该假病毒可有效应用于中和实验。应用该方法从18株抗HPV16 L1的单克隆抗体中鉴定获得了2株中和单抗3D10、PD1。所建立的HPV16假病毒生产和中和实验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和易于检测的优点,适于进行较大规模应用,为快速准确鉴定HPV16中和单抗和候选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提供了有效手段。

    • VPAC2在CHO细胞的表达及鉴定

      2006, 22(6).

      摘要 (1450) HTML (0) PDF 0.00 Byte (24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PAC2是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多肽(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PACA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共同受体,介导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为获得稳定特异表达VPAC2的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细胞,将pcDNAVPAC2表达载体转染CHO细胞,G418筛选转染阳性克隆,PACAP38标准品诱导阳性克隆细胞的胞内cAMP生成,筛选出对PACAP38最为敏感的阳性单克隆细胞株(VPAC2-CHO),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VPAC2受体表达情况,利用VPAC2受体特异激动剂通过竞争性结合试验和促进胞内第二信使cAMP生成的活性检测实验证实, VPAC2-CHO特异表达有功能的VPAC2。Scatchard作图分析显示VPAC2-CHO的VPAC2受体密度为(1.1±0.2)pmol/mg膜蛋白,PACAP38与VPAC2的解离常数Kd值为(0.55±0.10)nmol/L。特异表达VPAC2受体细胞系的构建为深入研究该受体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以及筛选、开发VPAC2受体新型特异激动剂和拮抗剂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 黄芩素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2006, 22(6).

      摘要 (1489) HTML (0) PDF 0.00 Byte (2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黄芩素(BAI)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原代培养猪前体脂肪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油红O染色提取定量分析细胞内脂肪生成及细胞分化程度;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酸合酶(FAS)的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化特异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m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前体脂肪细胞在分化成脂肪细胞的过程中,其形态由梭形变成椭圆形、圆形,细胞内充满大小不一的脂滴;BAI浓度在160~640μmol/L时显著抑制其增殖(P<0.05)、BAI浓度为40~320μmol/L时显著抑制PPARγ2 mRNA表达和FAS的活性,并抑制细胞分化(P<0.05)。以上结果说明,BAI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BAI可能通过抑制PPARγ2 mRNA表达和降低FAS活性,从而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 一个Ⅱ型甲烷氧化菌中甲烷单加氧酶羟基化酶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

      2006, 22(6).

      摘要 (1495) HTML (0) PDF 0.00 Byte (29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甲烷氧化细菌能够催化甲烷和一系列小分子烃类化合物的羟基化反应,对控制全球变暖起着重要作用,在工业催化和生物除污中具有非凡的潜能。应用层析方法纯化了Ⅱ型甲烷氧化细菌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IMV 3011中甲烷单加氧酶的羟基化酶,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凝胶过滤法测定了该酶分子量为201.3kD;SDS-PAGE表明羟基化酶含有三个亚基(αβγ),分子量分别为58kD、36kD和23kD,比较两种方法证明该羟基化酶是一个同型二聚体构型(αβγ)2,总分子量为234kD。薄层等电聚焦测定该酶的等电点为5.2。酶的比活力为603.6nmol/(min·mg),活力回收为34.3%。HPLC法测定该酶的纯度在95%以上。原子吸收光谱显示每分子羟基化酶中含有3.02个Fe原子。羟基化酶的稳定性Ph值为6.2~7.5,稳定性温度为低于35℃。菌株IMV 3011的细胞表观构型呈现了长型、稍微弯曲的杆状形态。

    • Rep-PCR应用于快速鉴定啤酒污染菌的研究

      2006, 22(6).

      摘要 (1787) HTML (0) PDF 0.00 Byte (28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评价rep-PCR在快速鉴定啤酒污染菌中的应用,首先比较了DNA提取方法,确定CTAB法作为制备rep-PCR的DNA模板的方法。并通过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从分离菌中鉴定得到11种常见的啤酒污染菌。用BOXA1R和(GTG)5引物扩增分离菌,采用GelComparⅡ软件处理电泳图,构建污染菌的标准指纹图库。经过聚类分析表明,BOXA1R和(GTG)5Lactobacillus brevis、L. buchneri、L. casei/paracasei、L. plantarumL. fermentum的聚类效果具有互补性,并首次提出指纹比对快速鉴定的相似系数阈值的概念。对来自三个不同来源的9株乳酸菌的快速鉴定结果表明,rep-PCR鉴定技术简单、快速、可靠,在快速鉴定方面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乳糖诱导植物甜蛋白des-pGlu1-Brazzein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06, 22(6).

      摘要 (1843) HTML (0) PDF 0.00 Byte (24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建了植物甜蛋白des-pGlu1-Brazzein高效表达的工程菌株,对其乳糖诱导条件进行了优化。乳糖浓度、诱导时间和诱导温度对菌株生长和目的蛋白表达的试验结果显示,高浓度乳糖对菌株生长有抑制作用(P<0.01),对目的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时间延长对于菌株生长有利(P<0.01),对目的蛋白的表达因温度不同而不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0.5% 乳糖在28℃~30℃诱导4h对菌株生长和目的蛋白的表达有利,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可达20%左右。

    • 基于Boosting机制的决策树集成分类器识别嗜热和常温蛋白

      2006, 22(6).

      摘要 (1542) HTML (0) PDF 0.00 Byte (32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Boosting机制的决策树集成分类器对嗜热和常温蛋白进行模式识别。通过自一致性检验、交叉验证和独立样本测试三种方法检测,其中作为Boosting算法中新的Logitboost算法表现更好,其识别的精度分别为100%、88.4%和89.5%,优于神经网络的识别效果。同时探讨了蛋白质分子大小对识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Boosting算法与其它单一分类器有效结合,有望提高研究者对生物分子相关特性的识别能力。

    • 原核表达中优化起始密码下游序列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2006, 22(6).

      摘要 (1657) HTML (0) PDF 0.00 Byte (30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原核表达中影响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这其中翻译起始效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起始效率又主要受SD序列、SD序列与起始密码子之间的间距、DB(Downstream Box)序列、mRNA翻译起始区(TIR)的二级结构和稀有密码子等因素的影响。主要针对DB序列和5′端稀有密码子的优化设计了软件。通过计算机对序列进行分析比对后,按照匹配碱基数、匹配位置、密码子使用频率平均值的顺序进行排序,给出一些优化序列,并给出了软件算法。

    • 猪β防御素1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

      2006, 22(6).

      摘要 (1833) HTML (0) PDF 0.00 Byte (25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PBD-1是猪防御系统起重要作用的抗菌小肽,为实现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根据已发表的猪β防御素1(PBD-1)氨基酸序列和酵母偏好密码子,用PCR方法获得PBD-1基因,克隆到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信号序列α因子之后,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9K-PBD-1,用SalⅠ将其线性化后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采用PCR法筛选Mut+表型,在AOX1启动子调控下,分子量约4.5 kD的PBD-1抗菌肽得到表达。抗菌特性研究表明,该表达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首次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中实现了PBD-1的分泌表达。

    • 组织灌流与贴壁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组织的比较研究

      2006, 22(6).

      摘要 (2224) HTML (0) PDF 0.00 Byte (24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组织灌流和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奶牛乳腺组织,通过 LDH活力测定、台盼蓝染色、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镜技术比较两种培养方法对奶牛乳腺组织活性及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建立奶牛乳腺组织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以1mL/h的速度灌流培养的奶牛乳腺组织在DMEM+10%小牛血清培养基中12~60h内保持良好的组织活性和超微结构,贴壁培养的奶牛乳腺组织在DMEM+10%小牛血清的培养基中60~108h内保持良好的组织活性和超微结构,两种培养方法各有优缺点。

当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4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