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20(6).
摘要:猪 2型圆环病毒 (porcinecircovirus 2 ,PCV2 )是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ostweaningmultisystemicwastingsyndrome,PMWS)的原发性病原。PCV2的ORF2编码病毒唯一的结构蛋白Cap。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PCV2JXL株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 ,应用PCR方法从该毒株感染的PK 15细胞中扩增出完整的ORF2基因 ,将此基因克隆于本实验室此前构建的塞姆利基森林病毒 (SemlikiForestvirus,SFV)RNA复制子衍生的新型真核表达载体Psfv1cs中的BamHⅠ位点 ,获得重组质粒pSFV1CS Cap。用pSFV1CS-Cap分别转染BHK-21细胞和293T细胞 ,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表明 ,PCV2 ORF2基因在转染细胞中得到表达。小鼠接种试验表明 ,该重组质粒能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
2018, 34(12):1931-1942.DOI: 10.13345/j.cjb.180415CSTR: 32114.14.j.cjb.180415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广泛出血性猪烈性传染病,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达100%。自2018年8月我国发生首起非洲猪瘟疫情后,3个多月内,已有18个省份累计暴发69起,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沉重打击。从目前非洲猪瘟全球流行态势及世界各国防控经验来看,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根除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该病的防控。文中结合当前非洲猪瘟病原学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总结了非洲猪瘟防控策略、疫苗研究进展及其面临的挑战,重点分析了疫苗研发历程、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商业化应用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期为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及病原和疫苗研究提供借鉴。
2024, 40(12):4324-4338.DOI: 10.13345/j.cjb.240366
摘要:纳米抗体(nanobodies, Nbs)是在骆驼科动物和鲨鱼中发现的一种独特的单域抗体,即重链抗体可变区(variable domain of the heavy chain of heavy-chain antibody, VHH),具有很强的抗原靶向性和结合能力,规避了传统抗体体积大、稳定性低、免疫原性高以及清除速度慢的缺点。Nbs与毒素、酶、放射性核苷酸、荧光基团等官能团的生物偶联,增强了Nbs的功能,使其在人与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Nbs的结构特性,Nbs库的构建、筛选以及亲和力成熟策略,概述了Nbs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为疫病的诊断试剂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2018, 34(12):1963-1973.DOI: 10.13345/j.cjb.180078CSTR: 32114.14.j.cjb.180078
摘要:动物疫病流行广泛、传播迅速,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最有效的策略之一。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疫病防控的需要,安全、高效、广谱、用量少、具有标记特征的新型疫苗成为研发重点。文中就近年来出现的黏膜疫苗、长效与速效疫苗、嵌合疫苗、纳米颗粒疫苗等新概念动物疫苗的发展、应用及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其发展方向,以期为动物疫苗的研发提供借鉴。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